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阅读训练-16 风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阅读训练-16 风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d129b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c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阅读训练-16 风筝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6 金 波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放风筝。几十年来,我一直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对放风筝也格外留心。 在春天的郊外,在碧蓝如洗的晴空,常常会看到我们放飞的“沙燕儿”。慢慢地,我们也学会了辨认“沙燕儿”的种类:有的叫“肥燕”,翅膀和尾巴都很肥大饱满;有的叫“瘦燕”,体态修长窈窕;有的叫“雏燕”,样子天真稚拙;还有一种叫“比翼燕”,是两只燕子并肩飞行。 记得我还放过一种叫“黑锅底”的风筝,它的色彩是单一的黑色,样子像“沙燕儿”。不知为什么,见到“黑锅底”我总会联想到京剧里包公的脸谱。与“黑锅底”相近的,还有“红锅底”“蓝锅底”,色彩也单一,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它们的色彩虽然单一,但给人凝重简洁的印象,飞上晴空,黑、红、蓝互相映衬,别有情趣。 我们那时放风筝,除了看谁的风筝飞得高远以外,还在放飞时,玩一种叫“送饭的”游戏。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 我们常常望着“送饭的”,一面旋转着,一面直奔风筝,越飞越远。我们欢呼雀跃,好像真的把“饭”送给天上的风筝吃了。 童年的风筝,一直在我记忆的天空里飞翔。 至今,在我家的墙上,还挂着一只风筝,它常常带着我飞回我的童年。 2 / 6 (选自《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典藏系列 在挫折中成长》) 1. “欢呼雀跃”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 ,有的叫 有的叫 是 , 它的反义词是 2. “沙燕儿”有很多种类:有的叫 。还有一种叫

3. 什么是“送饭的”游戏?在文中找出来,用“ ”画下来。 4. 简要概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 文中结尾:“我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带我飞回我的童年。”那只风筝怎样带作者飞回童年?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欢天喜地 愁眉苦脸 2. 3. 肥燕 瘦燕 雏燕 比翼燕 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 4.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小时候放风筝的事情,描写了风筝的种类、外形和颜色, 以及放风筝的独特玩法,表达了作者对童话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 5. 作者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让作者回忆起童年放风筝的往事。 3 / 6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周岩壁 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知不觉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古诗来。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 是不知道什么叫作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地用细绳子细线系好, 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把大团大团的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呵!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