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复习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 参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2复习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 参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d6aa16c5da50e2524d7f8c

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理所当为的事情。

对于步入科研之路的研究生而言,应该在科研政策层面上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出贡献。

首先,加强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研究。在全球进一步变暖情境下研究我国未来最可能的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前瞻性基础研究。

其次,还应研究各种可能发生的其它气候变化,制定各种可能发生的气候情景的应对措施。特别是不能忽视那些发生几率较小但对人类社会、生态、经济影响巨大的现象及其发生概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另外,应特别注重关于区域异常或极端天气现象的气候变化(气候极值)研究,要与多阶层的决策者密切联系来开展有关研究,强调相关领域的协作研究,以更直接地服务于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决策。这也是保障气候变化科学得以真正服务于社会和获得持久支持的必由之路。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中国共产党执政 6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一是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三是把改革、 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四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1)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 活力的基础生机源于人 民群众的支持 ,活力在于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

(2)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 主义 理论是 中国共产党获取生 机和活力的关键。

(3)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于正 己 自觉改革的政党 。

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 已初步建立 ,国民经济在持续增长 ,民富国强的态势基本形成。事实证 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正己和改革 ,不仅有 力地推进 自己领导的事业持续进步 ,而且也显示了自己至今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 的活力。

2.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理想信念动摇、信仰危机的问题。 (二)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基层组织涣散、战斗乏力的问题。 (三)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工作作风飘浮、本领恐慌的问题。 (四)党的制度建设方面, 用人机制不活、唯上是从的问题。 (五)党的廉政建设方面,权力过分集中、制约失衡的问题。

面对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我们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必须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牢掌握主动权;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党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不断提高驾驭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视党自身存在的与国际国内形式对党的要求不符合及不适应的状况。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的要求做出的积极回应,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只有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立足于党和人民的要求,坚持忧患意识、执政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党才能真正担负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历史重任,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答: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 真正做到学以立德 学以增智 学以创业。

2.必须坚持五湖四海 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形成以德修身 以德服众 以德领才 以德润才 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坚持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把服务群众 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 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4.必须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坚定的信心 更加坚决的态度 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5.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 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继承传统 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 程序严密 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 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极为深远。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答: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顾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 当今世界的新变化: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从战略高度对世界基本矛盾和国际格局作出科学判断说道,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

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 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 第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 力量继续激烈碰撞。 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 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学前沿。 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气候问题等,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 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1.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2.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战争争端,坚持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

中国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全面、深入参与多边军控和裁军事务。

3.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采取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中中国积极参与救市

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成为 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

于中国的各种预测?

分析:网上找不到答案。个人觉得可以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中国的和平发展》(参看后一题)

3.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答:

(一)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中国国际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第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 献)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