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要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要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e362c2680203d8ce2f2455

城 镇 道 路 工 程

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一、 掌握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P1

1、 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 分级:I II III

3、 路面结构强度分级:高级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投资高、养护费少;

次高级路面→维护、养护、运输费用较高

4、 按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受力作用下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

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进行“弯沉试验”

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路面

刚性路面→受力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进行“弯拉强度试验”→试块150*150*550 主要代表是各种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 掌握沥青道路结构组成特点P2(黑色路面)

5、 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6、 路基的分类:材料→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断面形式→路堤(填方路基) 路堑(挖方路基) 半填半挖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如果设计标高受限,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设置排水渗沟降低地下水位。 7、 基层的结构类型: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加厚面层以减轻反射裂缝 基层材料的选择:道路等级和路基的抗冲刷能力

底基层材料: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 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强度高、整体性好 石灰粉煤灰(两灰)稳定砂砾基层 适用各种道路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级配砂砾 城市次干道 级配砾石

8、 面层材料类型:热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 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普通沥青--AC

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高温下抗车辙能力和低温下抗开裂能力; 改性SMA→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SMA结构形式,

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耐久性好。

冷拌→适用于支路以下,基层、连接层、整平层 温拌→拌制过程添加合成沸石,120-130℃

1 / 51

贯入式面层→次干路以下

表面处治面层→起防水、磨耗层、防滑层、改善碎石路面的作用 9、 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路基→稳定、密实、均质;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基层→应该要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面层→承受坚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同时受降水和温度变化;

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 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 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使用指标: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音量

降噪排水路面:上面(磨耗层)用OGFC,中层、下(底)面层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三、 掌握水泥混凝土道路构造特点P6(白色路面)

10、 水泥混凝土路的结构:路基→垫层→基层→面层

材料→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出厂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也要复验

海砂不能直接用于面层,淡化海砂可用于支路 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

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符合设计和相关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合

格并经过复验合格;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

垫层→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设计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垫层的厚度为上述两的差

值,防冻垫层;水文地质不良,设排水垫层;防沉降和变形设置半钢性垫层。 与路基同宽;最小厚度为15cm;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采用砂、砂砾

半钢性垫层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或土类

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材料的选择:根据道路等级和路基的抗冲刷能力

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

中、轻交通: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湿润、多雨繁重交通:排水基层(排水基层下设不透水底基层) 基层比面层宽30cm(小机具)50cm(摊铺机)65cm(滑模) 面层→普通混凝土板(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 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夏季施工并厚度大于等于20cm的不设胀缝

粗糙度:刻槽、压槽、拉槽、拉毛;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四、 熟悉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P8

11、 结构类型:密实—悬浮结构→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小、高温稳定性差

骨架—空隙结构→黏聚力低、内摩擦角高、OGFC

骨架—密实结构→嵌紧又密实、黏聚力大、内摩擦角高、SMA 12、 主要材料与性能:

沥青→粘结性(针拔度指标)汽车荷载大的宜采用稠度大的沥青;寒冷地区和交通量小

的宜采用稠度小的沥青。

感温性(软化点指标)温差大的地区宜采用针入度大的沥青;高温、重载交通,

2 / 51

车速慢的路段宜采用软化点高的沥青。

耐久性— 抗老化能力

塑性(延度指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抗开裂能

力。低温延度越大,抗开裂性能越好。

安全性(闪点)沥青越软闪点越小 粗骨料→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细骨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矿粉→采用石灰岩磨成,洁净、干燥、不含泥土 纤维稳定剂→

五、 了解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P11

13、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马歇尔试验方法

14、 性能指标:空隙率、矿料间间隙率、饱和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15、 检测项目: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P13

一、 掌握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P13

1、填土路基施工要点→填土不得用腐植土、生活垃圾、淤泥、冻土块、盐渍土,不得含有草、

树根等杂物;

排除原地积水、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分层填实

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和厚度,先轻后重,不小于12t级压路机

管涵顶面填土50c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2、挖土路基施工要点→排除原地积水、疏干、,将树根坑;粪坑进行技术处理; 不得超挖;应留有压实量 压路机不小于12T

3、石方路基施工要点→先码砌边部,逐层填筑石料;

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 12T以上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2.5T夯锤压实 施工范围内的管线、构筑物四周沟槽回填土料

二、 掌握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P15

4、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压实厚度三者关系, 达到要求的压实密度。

5、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生活垃圾等做填料

6、填筑→分层进行,下层合格,方可进行上层填筑,比设计宽50cm;最佳含水情况下压; 7、试验段→为了取得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路基的预沉量(确定开挖的深度)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等级、工程量、施工条件、工期) 确定压实遍数

确定每层的虚铺厚度 确定压实方式

8、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覆土少于50cm时,应对管道进行加固;

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覆土50--80cm时,应对管道进行保护或加固;

9、路基压实→压实方式:重力压实和振动压实

土质路基: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边后中)、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不宜超过4km/h;压不到的地方夯击重叠1/4—1/3 主要检查项目:压实度和弯沉值

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 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

3 / 51

三、 熟悉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P16

10、土的三相→固体颗粒、水和气

土的强度与土的三像相和其颗粒径级配有关; 土的密实状态决定其力学性质;

土的强度性质通常是指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11、不良土质路基

软土的特点: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 压缩性高,强度低 主要破坏形式: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

处理方法:表层处理法、换填法、垂压法和、垂直排水固结法;

措施: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土工织物 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土质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主要病害:路基路面发生变形、凹陷、开裂,路边坡发生崩塌、剥落;

处理方法:防止地表水下渗;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 措施: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有效防护措施;

膨胀土的特点: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高液限黏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硬态下工程性质好,

胀缩特性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破坏;

措施:用灰土桩、水泥桩或用其他无机料进行加固和改良;也可以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 冻土的特点:季节性冻土、多年性冻土;冻胀和融沉

处理方法:增加路基高度,设防冻垫层;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材料;多孔矿渣是较好的

隔温材料;

四、 了解水对城镇道路路基的危害P19

12、工程实践表明:给道路路基的施工、运行与维护造成危害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

最持久的是地下水。

13、过街支管与检查井周边接合部位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渗漏水造成路面早期塌陷;

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P20

一、 掌握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

1、 基层→承重层,基层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2、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水泥、石灰、工业废渣

3、材料分类→原状土与之混合: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粒料; 一定量的石灰粉煤粉与其他骨料混合:二灰稳定土、二灰稳定粒料 4、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比石灰稳定土好;

初期强度高,强度随龄期增长;

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冷缩导致裂缝;

只做为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水泥稳定粒料 比 水泥稳定土 好

P305 ※ 采用初凝大于3h;终凝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5、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水稳性、抗冻性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 温度低于5℃时强度不增长; 干缩、温缩明显,产生裂缝; 只做为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石灰稳定粒料 比 石灰稳定土 好

P305 ※ 宜用1~3级新石灰;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在使用前2~3天消解,

消解粒径不大于1cm

6、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很多); 早期强度低,温度低于4℃时强度不增长;

4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