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 经济学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站首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科层- 经济学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站首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e399580740be1e640e9a38

单元M仍不会去完成单元Wi的工作。单元M完成单元Wi工作的机会成本过高导致了“事必躬亲”在科层中相当罕见。

在强调科层组织的知识结构上,其所体现的“关于特定事实的知识”[Hayek,1945]的含义更加明显。单元M所具备的是任务识别、分配功能,这一功能建立在其知识K所具有的特性(i)、(ii)基础上。

2.层级组织的任务解决

任务T进入M-Wi科层结构时,首先由单元M接触到T。T进入到M-Wi

结构时夹杂的噪声,使得T不能被完全识别。设单元M正确识别T的概率为θ,则E[Tt]= θT(Tt:任务中被正确识别的部分)。同时,由前面的假定可知,单元M根据其知识K进行任务分配。同样的,在识别Ki和根据识别的Ki进行任务分配时也会产生误差,设其正确识别和分配的概率为θi。

当单元M以概率θi束正确识别和分配任务时,单元Wi分配到任务Ti,不考虑激励因素,则E[Tif]= θiTi[Tif:任务Ti中被单元Wi完成的部分]。

因此,在给定的E[Tt]= θT下,考虑到企业组织的层次分解结构作为较强的生产互补性的一种统计特征(Aoki,2001),则在科层组织M-Wi中,单元M的效用函数为:

S(q)?S[f(?1T1,?2T2,?,?nTn)] 即:

S(q)?S[f(?iTi)] 且f’>0,f”<0,f(0)=0

更一般地,在Wi单元生产具有完全的互补性特征时:

9

f(?iTi)?min(?1T1,?2T2,?,?nTn) f(?iTi)?min(?iTi) 即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其中,S为单元M的效用函数,一般来说,S也满足S’>0,S”<0,S(0)=0,

f为单元Wi的生产函数。

单元M进行的任务分配并不意味着T=?Ti。一旦被分配的任务可以被简单地加总,则Wi的产出就可以直接被单元M的上一个层次单元(当不存在单元M的上一层级时,便是市场)所定价。那么科层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在一个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中,[Berle & Means,1932],或者由自然选择控制的利润最大化社会中[Alchian,1950],“多余的”层级是没有其存在理由的。

3.科层中的知识:无人事权力假定

毫无疑问,广义上的知识定义比信息[Information]更具体。“特定的环境”作为限定性条件,指出了作为(do)与不作为(undo)的情势。这一定义带有很强的经验性假设,即人类知识的积累是基于经验,而非演绎。西蒙(Simon,1947)对人类理性①的质疑对于这样的定义很难起作用,基于经验的知识一方面只能适用于有限情势下的运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只能依自然选择进行淘汰,另一方面能力因素也可以制约人类行动,而非单纯的信息因素。阿尔奇安[Alchian,1950]对利润最大化的解释是这一定义的延续[当然,还带有反驳非利润最大化解释]。

在科层结构中,可以把知识分为两类:a、关于生产的知识;b、关于生产

① 在博弈论中,更严格的定义是人类理性能力

10

的知识的知识。这两类知识在科层组织中并没有绝对的区分:在中国式的传统企业科层中,科员拥有知识类型a,科长拥有知识类型b,而到了“处一科”结构下,科长拥有知识类型a,处长则拥有知识类型b;同样的,在中国式科层的母本——日本——的科层结构下,部长——课长——课员也以其相互关系的不同转换其知识。

在上述的两种科层结构中,作为中间环节的科(课)长拥有的知识在其上级而言是完全生产性的。处(部)长认为科(课)长应对生产负责,而且认为科长本人认同这一点;同样的,科(课)长也认为自己应对生产负责,并认为处(部)长应该认同这一点。这种互相认同构成了科层组织中的特殊的主体间性(Husserl,1913)。应该指出,科层组织中主体间性的存在,保证了无论在科层的任何一个级别都存在着M-Wi式的科层组织结构。在M-Wi结构科层中,a类型知识K与b类型知识Ki使得任务T能沿一定路径分解并予以完成。

经验性知识K和Ki在M-Wi结构下以一定方式影响各单元的效率。前面假定,影响其效率的是任务T被识别的概率θ,和T被分配为Ti时分配和识别的概率θi。则,在系统性环境对M识别任务T时的干扰是无偏的,且随机时:

???(K)

???0 limk????(K)?1

K?0

更一般地,举例而言,θ可能为???T,θT服从参数为u?1,???(K)的正态分布,其中???0,?(0)??[??1]。在这个例子中,???的符号取决于K的定义;定义K的边际收益为递增或递减时,???的符号随之改变。

同样的,当系统性环境对单元M进行任务分配的干扰无偏,且对单元Wi

识别任务Ti时的干扰无偏时,并满足随机条件,则

11

?i??i(K,Ki)

?iK??0,?iKi??0,limk???Ki????i(K,Ki)?1 K?0,Ki?0

举例而言,θi可能为?i??iT,θiT服从参数为u1?1,u2?1,?1??1(K),

??0,??0,?2(0)??2[?1?0,?2??2(Ki)的正态分布,?1?2?1(0)??1,?2?0]。??、?2??的符号。 同样,关于知识K和Ki边际收益的定义影响?1从上述两个定义式可以看出,在忽略了努力水平[即激励机制]之后,M-Wi

科层结构中M的知识K是决定性的,它可以同时影响到整个M-Wi单元的产出状况。但是,这一决定性因素仍受到M-Wi结构产出函数q=f(θiTi)的限制。这一限制来源于两个前提性假设,Ki?Kj??和单元M自由选择单元Wi[即雇用与解雇]的权限。

即使单元M的决定性作用受到限制,其知识K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在某些方面,单元M的努力水平,及其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可籍由锦标赛模型[ Nalebuff & Stiglitz,1983 ]证明。

4.科层中的知识:有人事权力假定与知识充裕假定

在M-Wi的科层结构中,单元M并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存在事前假定i=1,…,n,n为一正整数。换而言之,单元Wi是既定且有限的,单元M只能在既定且有限的单元Wi中进行识别,挑选出适合的单元进行任务分配。同时,由于Ki?Kj??,即表明某些特定的知识只由特定的单元所拥有,即使忽略激励因素,一旦因K不足产生识别错误而“错过”了特定的Wi单元,也将导将整个M-Wi组织的效率低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