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中级职称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师中级职称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1adaa627284b73f342500a

宿迁市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B A.7周岁 B.6周岁 C.5周岁 D.3周岁 2.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D

A.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 B.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 C.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 D.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5.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A.社会公德 B.教育理论素养 C.教育思想 D.职业道德 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 B.孔子 亚里斯多德 C.孟子 柏拉图 D.朱熹 苏格拉底

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9.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

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12.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学中

应贯彻 D

A.直观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5.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6.小学儿童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己”和“已”、“析”和“折”等形近字常混淆,说明他们 较差。 C A.观察的目的性 B.观察的顺序性 C.观察的精确性 D.观察的深刻性 17.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是“学科专家”、“人生导师”、“学生的知心朋友与知己”、“班级文化设计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这说明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 B A.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B.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C.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D.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18.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D

A.5 B.1 C.2 D.3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作了最好的诠释。 B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2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 A.民主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21.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

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2.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 工作的教师。 C A.教学 B.德育 C.学生 D.团队

23.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C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活动

C.教学 D.社会实践活动 2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2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C

A.进行科学的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27.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2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B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29.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移情

3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 C A.独立性 B.逻辑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31.“知之深,爱之切”说明 A 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 C.意志是情感的基础 D.情感是意志的基础

32.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 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B.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3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B

A.衣着整洁 B.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34.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 D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35.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B A.形状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深度知觉

36.按照教育有关法规规定,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 A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37.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场教学 38.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 消极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被动地接受教育

39.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d

A. 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理教育法

4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B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42.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c

A. 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43.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b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4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信条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教师应有B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献身精神 C.热爱学生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4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A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6.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D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47.《三字经》说: “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C A.信任学生 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 D.和学生交朋友

48.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注意的 C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9.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 B A.幼儿园、小学阶段 B.小学、初中阶段 C.初中、高中阶段 D.幼儿园、高中阶段

50.学生只根据教师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月照松林、清泉流泻”的美丽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B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知觉 5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 C

A.传授科学知识 B.反复练习巩固C.培养学生能力 D.加强“双基”教学 52.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C A.讲授法 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 D.循循善诱法

53.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 的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最佳。A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集权型 54.“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