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32d55403d8ce2f01662314

9、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为:

? 严格控制营养物质(主要是氮和磷)进入水体。 ? 疏浚底泥,除去水草和藻类。 ? 引入低营养水稀释。

? 饲养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 10、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指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

1)生物修复种主要生物种类: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生物类型:土著

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GEM))包括原位生物修复、异位或离位生物修复(基本方法:生物扩增、生物性刺激)

2)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人工湿地技术: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的类型:

表面流湿地,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但由于废水在填料表面漫流,

易孳生蚊蝇,而且其处理效率较低,对COD的去除率在75%左右。

潜流湿地,水在填料缝隙之间渗流,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

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它作用处理废水,出水水质好。由于水平面在覆盖土层或细砂层以下,卫生条件较好,故被广泛采用。C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

垂直流湿地,废水沿着垂直方向流动,氧供应能力较强,硝化作用较

充分,占地面积较小,可实现较大的水力负荷长期运行。C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但是废水的流程较短,反硝化作用较弱,且工程技术要求较高。 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1、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途径

? 产生诱导酶形成新的代谢功能

? 形成新的变种(自发诱变、诱变突变、工程菌的组建) ? 降解质粒的利用 ? 组建超级菌

2、芳香烃化合物的降解

降解机制

酚 氧化酶 酶

萘 邻苯二酚 酮基己二酸

菲 + O2 + O2 +2H

琥珀酸 三羧酸循环

CO2 + H2O

乙酰辅酶A

3、洗涤剂的降解

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电解质四类。 洗涤剂的降解机理

21

COOH C-C-C-C-C-C-C-C-C-C-C 末端氧化 β-氧化、脱磺基 苯甲酸 CH2COOH 开环分解 CO2 + H2O SO3- 4、农药的降解 降解机制: ? 脱卤作用 ? 脱烃作用 苯乙酸 ? 酰胺及酯的水解 ? 氧化作用 ? 还原作用 ? 环裂解

? 缩合或共轭形成 5、石油的降解

三、微生物与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 1、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生化耗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在特定时间和温度下,微生物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氧的毫克数(单位为 mg/L) 。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指1L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单位为 mg/L)

总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TOD)指污水中能被氧化的有机物)在高温下燃烧变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需的氧量。 溶解氧量(dissolved oxygen,DO),指溶于水体中的O2,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悬浮物含量(suspend solid,SS),指水中不溶解性固态物的含量。 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指水体内所含有机物中的全部有机碳的量。

2、活性污泥的工作参数: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g/L。

污泥沉降比(SV)一定量的混合液静置30分钟后,沉降的污泥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之比,以百分数来表示。

污泥容积系数(SVI)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分钟后,沉降的污泥体积与污泥干重之比。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一般控制在50-150之间,若大于200,则表明发生了污泥膨胀。

污泥负荷(Ls)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能处理的有机物的数量,用kg(BOD)/kg(MLSS)?d表示。又称有机负荷率,F/M值。 3、好氧生物处理

22

指在氧的存在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无害化、稳定化处理过程。根据微生物在构筑物中处于悬浮状态或固着状态,可分为活性污泥法(曝气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净化污(废)水的工作主体。

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其重要性:1)应用的普遍性、2)高效性、灵活性、连续运行,可自动化、工艺(运行方式多样)功能多样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