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术以及我国发展现状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海水淡化技术以及我国发展现状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8902e1f90f76c661371a6b

淡化研究的重点项目。 1.4 电渗析法

渗析属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现象。若通过一张渗透膜将含盐量不同的两种水隔开,则含盐量较大的水的电介质离子透过膜扩散至盐含量较小的水中,该现象叫做渗析。渗析也叫做浓差渗析,是盐浓度不一而致。浓度差和渗析过程密切相关,渗析过程随浓差的加大而加快,反之就越慢。由于浓差是推动力,所以不会很快扩散。若将一直流电场施加于膜两边,就能加快扩散。由于受到电场的影响,电解质离子会透过膜迅速迁移,从而形成离子浓缩的浓水室及去除水中离子的淡水室,排掉浓水,淡水就成为了除盐水。以上是电渗析法除盐原理。 2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进展 2.1 我国海水淡化发展历程

在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1972年国家海洋局在杭州第二海洋研究所组建了海水淡化研究室,后发展成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从事的主要是研究及开发膜法淡化过程。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从事蒸馏法海水淡化过程的研发,也在海水化学物质提取及深加工、海水直接利用及膜法海水淡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开创性的研究。除以上2家从事海水淡化研究的队伍,我国船舶工业院所及大专院校也开始了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目前,膜技术不断取得了进步,我国已形成了多家以反渗透淡化技术为主体的水

处理技术公司,国外的海水淡化公司也分别通过代理机构或设立办事处在我国开拓海水淡化市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15年我国海水日淡化能力将提升到150万~200万吨,未来5年我国海水淡化投资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左右,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迎来大发展契机,吸引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华寻求商机。刚刚召开的2011年青岛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上,专家指出,我国海水淡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亟待加快发展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

2.2 三方面不足制约我国海水淡化发展速度

2.2.1 缺少工程总承包能力

我国海水淡化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尚未成熟,缺乏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程实践,关键设备制造工艺集成度不高。

“你们中国没有一家epc总承包商。”这是国内一个海水淡化项目招标会上,中东一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说的话。北控阿科凌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白瑜对此非常震动,“国内缺少epc总承包能力,缺少有经验的运作团队,买的膜、泵、能量回收系统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难以集成一个完整的一流的工艺设计,以致国内

没有一个真正拿出手的项目。”以色列ide海水淡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总经理王双成表示,国内没有合格的工程集成商,缺少项目工程经验,难以做到怎么配置最好、配置什么最好,而海水淡化属于投资大的项目,形成淡化1万吨海水的能力,需要投资8000万~1亿元,优秀的总承包商对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营至关重要。 2.2.2 自主知识产权仅占15%

经过“八五”到“十五”科技攻关,特别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我国在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在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经验。但总体而言,一些核心技术还不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不得不依赖进口。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海水淡化工程和装备的60%以上采用国外技术和产品,能量回收装备、反渗透膜及组器和高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三大关键技术装备,除高压泵外都依靠进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指出,国内75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的专利,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5%,自主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竞争态势,国内产业界亟待提升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国产化水平,加快提升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发展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 2.2.3 再利用技术水平不足

在浓盐水利用方面,有的厂将其排到已有的盐田中制盐,但大多数厂还没有这样的条件;目前我国年产溴15万~20万吨,主要

是从莱州湾的地下卤水生产的,从浓盐水中提溴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在这方面国内水平与国际相当;我国钾盐资源贫乏,目前国内已自主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取氯化钾技术,并建成了万吨级规模的装置;海水提镁主要是生产浆状氢氧化镁、氯化镁和硫镁肥等,国内在高纯氢氧化镁等制备技术上与国外仍有差距。

海水淡化是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发展空间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据估算,到2015年,我国仅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产值就将达到近100亿元,如果将淡化工程运营、供水管网建设等相关产值一并计算,总产值还将成倍增加。可见,国内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光明,但补足差距迎头赶上同样困难不小。 3 结束语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危机今后将愈加严重,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城市,而海水淡化是解决水问题的唯一途径。为了加快发展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有如下建议:

①引进、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海淡技术,加大对万吨、十万吨级的集成技术以及核心部件的攻关力度,尽快实现装置国产化,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②借鉴国际经验,使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系统,淡化水与自来水的差价由政府补贴。

③将海水淡化纳入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从国家的层面上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