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实施细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9f4bdd964bcf84b8d57b9d

1、 楞场布设

楞场选设应满足以下条件:

——装车线应选在直线段。公路装车线坡度不准大于2.5%;

——位置应适中,符合集材方式与流向,保证集材距离最短和经济上最合理; ——地势平坦、干燥,有足够使用面积,土质坚实、排水良好; ——便于各种装卸机械的安装; ——便于卸载、归楞、装车或推河作业; ——机械集材时,楞场尽量设置在坡上。 2、 楞场大小

——楞场大小取决于生产作业方式,楞场面积尽量适中,以减少对生产区林地的破坏; ——原条楞场有效作业面积宜为2400平方米(40m×60m); ——原木楞场有效作业面积宜为1200平方米(30m×40m); 5、 楞场位置应在伐区作业设计图上标明,符合条件者方能建设。 二、集材道设计 1、 集材道布局

集材道布局应根据下列因素而定: ——宜下坡集材;

——远离河道、陡峭和不稳定地区,避免水土流失。尽量避开母幼树集中区。 ——应避开禁伐区;

——应简易、低价,宜恢复林地;

——坡度在8°以下,一面坡地带,主道可顺山设,支道可斜山设;坡度在10°左右,主道可斜山设,支道可顺山设。 2、 技术标准

(1)集材道的限制坡度和坡长:集材主道贯穿整个作业区,可以吸引几个或十几个小班的木材;集材支道分布在每个小班内。各种集材道的限制坡度和坡长依集材方式和季节不同而异。其技术标准见下表:

13

集材道宽度、坡度和坡长表

支道宽类别 (m) 季节 宽度(m) 坡度(°) 坡长(m) 坡度(°) 坡长(m) 坡度(°) 坡长(m) 18 22 30 50 21 24 50 50 3 5 50 50 主 道(m) 支 道 重载逆坡 3.0-3.冬 3.5-4.5 拖J-50 5 东方红 3.5-4.冬 4.0-4.5 拖拉机 0 夏 3.0-3.5 13 30 15 50 2 50 畜力集材、2.0—2.冬 2.5-3.0 串坡 5 - - 16 20 2 50

畜力集材道坡度大于16°、专用拖拉机集材道坡度大于18°时,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集材道曲线半径和交角:

集材道曲线半径及交角表

主 道 类别 支 道 最大交角(°) 应设曲线交角(°) 加宽(m) 加高(m) 适宜(m) 最小(m) 适宜(m) 最小(m) 0.5-1.拖拉机集原条 100 40 70 30 0 0.5-1.拖拉机集原木 50 35 50 25 0 0.5-1.拖拉机爬犁水道 80 60 - - 0 0.5-1.畜力集原木 - - - 20 0 0.1-0.冰雪滑道 - - 80 50 2 0.2 15 - - - 0.1 - 50 >25 -45 >20 - - - -

(3)小班内集材道参与小班采伐强度的计算。

(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满足集材需求的前提下,可少设或不设集材支道。 三、简易路设计

1、简易路设计的原则:应根据资源条件按着“能流者留,能储者储,储流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提高生产效益,应选择适宜的常年简易路或季节简易路。

14

2、简易路的选设:必须有足够的森林资源,地势平坦,应避开水湿地、冰包、避开幼树群、沼泽地、并且尽可能垂直河流,要求与常年公路相接。 3、简易路设计技术标准

(1) 与常年公路相接处,曲线半径不小于100米。平曲线最小不应低于40米。 (2) 重车最大限制坡度6%,坡度在大于6%时,应每隔400米插入一段长50米平缓地段,坡度在2%以下。

(3) 简易路长度超过2Km时,应每隔500米设一条长30米,加宽3.5米的会车线, 设在空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并且在简易路终点设半径20—30米回车线,。 四、工舍、机库设计 1、工舍的选设

(1) 工队的队址要修建在向阳、避开、靠近水源、生产作业方便的地方。

(2) 工舍必须符合屋架牢固、保温、采光好、生活设施适宜、安全卫生、工舍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7米,并清除50米内风倒木,工舍周围打好30米宽的防火线。 (3) 工队的职工宿舍,每人的建筑面积为3.5—4.5平方米。

(4) 畜力作业工队,要修好牛、马厩舍,注意朝阳、挡风、避雪。厩舍要与其它建筑有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选建在下风口方向。

(5)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尽可能利用以往的工舍址,新建工舍需采伐林木的要单独区划小班。

2、机库、油库的选设

(1) 机库应设在向阳、背风、干燥、靠近水源、位置适中和出入库道路通畅的地方。单车面积不得少于36平方米,并应单独设门。拖拉机库应选择地势平坦、出入库畅通,机库与职工宿舍之间不得少于50米。机库应横向排列。每座机库可停放2—3台。库内地面向库门方向应有适当的顺坡,有排烟检修防火设施,严禁将燃油等易燃物放置库内。 (2)油库应设在便于管理,距离工舍机库和装车场(楞场)100米以外安全的地方。 (3)工舍、机库应与油库有200米以上的距离,以便防火安全。 五、缓冲区设置

1、 如伐区内分布有小溪流、湿地、湖沼,或伐区临近自然保护区、人文保留地、自然风景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科研实验地等,应留出一定宽度的缓冲带; 2、 小型湿地、水库、湖泊周围的缓冲带宽度大于50m;

3、 自然保护区、人文保留地、自然风景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科研试验地等周围缓冲带宽度大于30m;

4、 不同溪流的最小缓冲带宽度见表3。

15

不同溪流等级的缓冲区设置要求

溪流河床宽度(m)

>50 20-50 10-20

注:溪流河床宽度是指河两岸植被区之间的距离

单侧缓冲带最小宽度(m)

30 20 15

第十章 伐区调查设计成果编制、检查与档案管理

第四十五条 伐区设计成果

调查设计成果主要包括调查设计说明书、设计表和设计图。 1、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包括:

——伐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运输条件和过去经营史、以及伐区调查设计方法; ——小班采伐方式、采伐蓄积、采伐强度、保留木、更新方式、集材方式、集材线选设等确定依据;

——对生产单位要求及特殊情况下的补充说明。 2、伐区调查设计表包括: ——小班调查表; ——小班设计表; ——小班设计汇总

表; ——工程量和用工量计算表; ——采伐木调查表; ——枯倒木调查表。

3、伐区调查设计平面图包括:

——图面信息:反映伐区位置、四至界线、小班号、采伐面积、交通、集材、工舍、车库、楞场等情况,小班内填写:小班号/面积,必要时可作适当的文字说明; ——比例尺和图例。

4、伐区调查设计资料必须使用林管局统一编制的软件进行设计。

16

第四十六条 伐区调查设计检查

当地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应对伐区调查设计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审核全部内外业资料,现场核对作业区、小班区划是否合理,标志界限是否清楚、齐全、准确、符合规定,林分因子调查方法和精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时,林分因子调查方法应与原设计方法一致,质量评分标准见下表,低于90分的伐区设计为不合格设计,应返工重新设计。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伐区设计质量进行抽查,检查数量为设计伐区总数的1%以上。

伐区调查设计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总分 设计资料

标准分 100 10

技术标准

扣分标准

完整、准确、规范,平面图表格数字清晰, 缺、错一项扣5分 概算依据充分

小班区划 15

位置准确,测量标志齐全,一个小班内不 标志缺一项扣3分,出现不同林分应出现1hm2以上的不同林分类型

类型扣10 分

宽度不合理扣2分,测量标志不齐全扣3分

缓冲区 5 宽度合理、测量标志齐全

面积 10

允许误差5%(1:10000地形图勾绘面积 每超过±1%扣1分 允许误差为10%)

株数 蓄积 出材量 龄级 树种组成 郁闭度 采伐工艺 设 计 采伐木标记

5 5 5 5 5 5 15

允许误差10% 允许误差10% 允许误差10% 允许误差一个龄级

每超过±1%扣1分 每超过±1%扣1分 每超过±1%扣1分 每超过2个龄级扣2分

目的树种(优势树种)允许误差±1成。 超过误差扣5分 允许误差±0.1

超过误差扣5分

采伐类型、采伐强度、采伐方式、道路、 缺、错一项扣5分 集材道、楞场设计合理

15 允许误差5% 每超过±1%扣3分

第四十七条 档案管理

各经营管理单位,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

伐区区划和调查成果材料,包括伐区资源调查成果(伐区资源调查报告、资源统计报表)、伐区区划图、伐区调查原始记录、采伐设计成果(伐区设计报告包括集材道设计、采伐更新设计、设计报表和设计图等)等文档资料。伐区调查设计有效使用期为3年,保存期为5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