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一遍过 含答案 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一遍过 含答案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be8c4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3

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一遍过

必修1 一 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他对晋国无礼,而且还对楚国怀有二心)。晋军(驻军)函陵,秦军氾南。 .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如今情况紧急了才求助于你,这是我的过错啊)。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用绳子把人或物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义为行使.....的人)之往来,共(通“供”,供给)其乏困(古义为缺少的东西),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怎么.会满足呢)?既东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通“悦”,高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古义为那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使……受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以乱易(替代)...整,不武。吾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还也。”亦去(离开)之。 ..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

①越国以鄙远(动词,做边邑,以……为边邑)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形容词,见识短浅) .③蜀之鄙有二僧(名词,边境,边邑) .2.封

①既东封郑(动词,做疆界) .

②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动词,划定) .3.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介词,和) .②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亲附)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动词,没有,表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②则名微而寡众(形容词,细小、细微)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副词,稍微、略微) .

5.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 .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它)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B.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秦始皇以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孤、不谷等。

D.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还有君、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答案 A

解析 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B.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秦晋之好代表的是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秦晋之好”。

答案 C

解析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二 荆轲刺秦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②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如果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拜会)之。今行而无信(信物,凭...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重金悬赏)之金(古义是金属的总称)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通“悦”,高兴)见臣,臣乃得有..以(有用来……的)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愿足下更虑之!”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

皆为(被)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眼..泪)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这..样,那么)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被)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古义是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乎?”樊於期偏袒(古义是袒露一只臂膀)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④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封之。

⑤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⑥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乃令秦武阳为副。

⑦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未来,而为留待。 .

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太子嫌荆轲走晚了),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通.“已”,已经)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通“返”,回来)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名词作动词,上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名词作动词,向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⑩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古义是礼品)物,厚遗(赠送)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通“震”,恐惧)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并,列)诸侯之列,给(供)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

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派使者来让大王知道)。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谢罪)曰:“北蛮夷之鄙人(见...识浅陋的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古义是宽容,原谅)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趁机)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省略主语“秦王”)拔剑,剑长,操其室(剑鞘)。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通“猝”,突然)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音dǐ,掷击)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举起)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生擒、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左右既(已经,表示一种动作已完成)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发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 .

②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动词,打开) .③东窗事发(动词,暴露) .④发尽上指冠(名词,头发) .2.兵

①不得持尺兵(名词,兵器) .②不及召下兵(名词,士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军队) .3.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连词,只是,但是) .

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 .4.还

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②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环绕) .

③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旋”,掉转身) .5.之

①工以药淬之(第三人称代词) .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结构助词,的) .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顷之未发(助词,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6.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连词,表转折) .

②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连词,表并列) .③伏尸而哭(连词,表修饰) .④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承接) .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连词,表递进) .7.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