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压强测试题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神奇的压强测试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e77ae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b

???线????○???? ???线????○????

力面积的关系,就应保持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进一步综合分析如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即打玻璃的效果更明显,逃生锤外形应选锤与玻璃接触面越小越好,即图中的D.

65.(1)在瓶内装上适量红色水,橡皮塞上插入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塞上软木塞,将玻璃管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面吹入少量气体,水面沿玻璃管上升至瓶口以上,如图所示.玻璃管内与水面相平的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ρ水=1.0×103kg/m3,g=10N/kg);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的压强.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2)小明拿着这个瓶子从楼下到楼上(手与瓶子间隔热),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升高,大气压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教室走廊有风吹过时,小明发现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_______(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变大,压强_____(选填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缘故.

【答案】 2000Pa 大于 变小 外 变小 【解析】(1)由题意可知,A点处的深度为0.2m,所以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当玻璃管内外的液面相平时,瓶子内的气体的压强等于瓶外气体的压强,而现在是管内水的液面较高,所以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2)玻璃管内水面升高,表明外界的气体压强变小了,这说明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变小;(3)风吹过时,空气流速加快,气体压强变小,所以窗帘会向外飘。

66.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在做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1页,总32页

???线????○????

【答案】 大于 B 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或压强计金属盒、软管损坏等) 不可靠 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解析】(1)首先调节液体压强计: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2)小明同学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调节好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压强计金属盒软管损坏等).

(4)由图c和图d所示实验可知,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不能根据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而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所以结论???线????○???? 不可靠。

故答案为: (1). 大于 (2). B (3). 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或压强计金属盒、软管损坏等) (4). 不可靠 (5). 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67.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甲、乙、丙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乙、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 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 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_P丁(填“>”、“<”或“=”)。 【答案】 凹陷程度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率越明显 受力面积越小 = 【解析】(1)甲、乙、丙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率越明显.

(3)通过乙、丙实验可知,压力相同,乙图中受力面积小,作用效果明显,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根据p?FS,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相同,故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率越明显; (3)受力面积越小; (4)=.

68.李强是个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学生。

试卷第22页,总32页

??○ ?※○※??题※??※?答?※?订※ 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1)他发现:家里洗菜池中装满水时,提起橡皮塞比较费力。说明:水对池底的橡皮塞有向下的压强。图甲实验现象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一个两端扎有橡皮膜的长方体塑料小桶分别水平、竖直放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进一步证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图丙中,若将蒙上橡皮膜的空金属盒放在液体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__________________。若想用此仪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何进行实验?

(3)李强同学利用微小压强计探究出了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他想只要能够计算出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则其它方向的压强就可以知道了。于是他利用所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请通过以下提示将这个公式推导出来________。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如图丁,设想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液面下h处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平面上有一个长方体液柱,请推证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压强计算公式________。

(4)李强同学又想到生活中很多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他再次仔细观察图乙中的实验现象,明白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的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可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请你针对该实验装置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____________。

【答案】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或写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橡皮膜都会向内陷 液体压强(或压力)大小 多次改变橡皮膜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观察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相等 ρhg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即为浮力。 由于透过容器壁观察橡皮膜的形变程度,对不透明液体,不便观察;隔板无刻度,不易测准A、B两侧液体的深度;橡皮膜的弹性好坏,影响实验效果;人眼观察不能准确区分橡皮膜形变程度较小的差别等

【解析】(1)家里洗菜池中装满水时,提起橡皮塞比较费力。说明:水对池底的橡皮塞有向下的压强。图甲实验现象证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图乙中一个两端扎有橡皮膜的长方体塑料小桶分别水平、竖直放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陷现象进一步证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图丙中,若将蒙上橡皮膜的空金属盒放在液体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液体压强大小。

用此仪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多次改变橡皮膜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观察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3)李强同学利用微小压强计探究出了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公式推导过程:。

(4)由图乙可以看出,橡皮膜凹陷程度不同,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即为浮力。

(5)小可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由

试卷第23页,总32页

???线????○????

于透过容器壁观察橡皮膜的形变程度,对不透明液体,不便观察;隔板无刻度,不易测准A、B两侧液体的深度;橡皮膜的弹性好坏,影响实验效果;人眼观察不能准确区分橡皮膜形变程度较小的差别等因素,会影响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 69.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____。

???线????○????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_。

【答案】(1)小;相等。(2)深度。(3)大;大。(4)不变;相等 【解析】试题分析:(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故答案为:(1)小、相平; (2)深度; (3)大、大; (4)不变、相等.

70.如图所示,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

(1)将玻璃管竖直且缓慢地插入水中(图甲),橡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说明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_________。

(2)当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时,固定竖直插入的玻璃管,然后缓缓地向管内注水(图乙),当管内水柱深度小于h时,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P杯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

试卷第24页,总32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