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外国教育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32046d4afe04a1b171de05

比较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

同:(1)出现的必然性相同:与各国的经济、思想和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2)类型上相同: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3)地位变化上相同: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被朝廷或教会控制;(4)办学精神上,有相应的独立性、开放性和研究性;(5)教学方法上,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都没有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

异:(1)产生的环境不同:中世纪大学产生于商业城市,而书院产生于远离城市的名山胜水;(2)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中世纪大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为新兴市民阶级服务,而书院从伦理政治角度,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旨在维护封建统治;(3)与官方关系不同:中世纪大学与教会斗争,为大学的独立、自由争取权利而书院得到政府的支持;(4)办学目的不同:中世纪大学的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而书院以伦理为本,培养圣贤人格;(5)课程不同: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教授“七艺”等内容,而书院以五经为教学内容;(6)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产生了学位制度,而书院没有;(7)管理体制不同: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而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一)拜占庭的教育概况、教育特点及教育影响 A、教育概况:

1.世俗教育:世俗教育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宫廷教育(最为历代统治者重视)。初等教育:私人讲学盛行。初等学校招收6—12岁儿童,学习文法、算数、《荷马史诗》、《圣诗集》等,一直保持着希腊化时期的传统。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拜占庭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学,其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官吏,以七艺为基础课程。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法律和哲学两个学院。在拜占庭最受重视的是法律教育。医学也很发达。

2.教会教育:主要有两种:远离城市的隐修院(修道院);附设在主教教堂里培养神职人员的座堂学校(主教学校)。

B、拜占庭的教育特点: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

C、教育影响:保存与传播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从而对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阿拉伯的教育概况、教育特点及教育影响

A、教育概况:阿拉伯教育是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但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的教育。存在多种教育形式: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宫廷学校。学馆:学者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布他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教育机构。清真寺:既是教徒圣地,也是教育场所。课程包括神学、哲学、历史、科学等。相当于高等教育机构。 图书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B、教育特点:尊师重教、教育机会较为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

C、教育影响: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教育政策开明,广泛汲取各民族文化教育遗产,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其辉煌成就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和文艺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弗吉里奥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文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14 世纪后期,一些人文主义者相继建立起宫廷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多里诺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称为“快乐之家”),主要特点:学校环境优美,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设置广泛的课程体系,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进行德智体教育,重视学生品德修养;注重儿童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注意启发诱导,讲求兴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快乐;反对压制和体罚。 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

(1)尼德兰人文主义教育:以伊拉斯谟为代表。代表作《愚人颂》,主张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 (2)英国人文主义教育:莫尔,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乌托邦》 。主要观点:A、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并首倡普及义务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B、规定广泛的学科,提倡直观教学和本族语教学。C、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主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以拉伯雷、蒙田为代表。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主要观点:批判封建主义教育,主张人文主义教育,如尊重儿童人格,激发儿童兴趣,注意教学的吸引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进行体育、美育等。蒙田,代表作《散文集》。主要观点:A、反对培养学究,要求培养“绅士”;B、倡导怀疑精神,反对盲从,注重对知识的理解。C、反对死记硬背,要求儿童从生活中学习,多行动多实践;D、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E、强调人应该服从和热爱真理。

前期和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差异:后者世俗性更强,学科范围更广,更贴近现实生活,近代精神愈加强劲。 3.意大利人文主义和北欧人文主义的区别:

不同点:(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强调宗教与道德的价值。(2)教育的功能不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关注通过教育培养理想的朝臣和君主。相同点:(1)均将古典科目作为人文主义课程;(2)均强调教

育与社会的联系;(3)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学;(4)均在后期发展中表现出形式主义的弊端。 4.简评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前期为培养有道德、崇尚共和精神的公民,后期为培养贤明的君主、能干的朝臣,两个时期都为政体服务。

(2)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培养美德,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3)高度评价德育的重要性,推崇古代的基本美德。

(4)教育内容包括古典语言和古典著作、三艺、神学、本族语、自然科学。

(5)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1)人本主义。(2)古典主义。(3)世俗性。(4)宗教性。(5)贵族性。 (6)评价:A、肯定了教育在培养新人方面的巨大力量,扩大了教育实践,初步探索总结了教育规律;B、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近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C、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阅读古代经典一味贪求模仿文体,结果导致了古典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二)新教教育

1.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A、对教育的态度:出于与天主教争夺信徒的现实需要,路德派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宗教性的,但强调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

B、主张:(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2)由国家推行强迫的义务教育;(3)重视各类教育的发展;(4)重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路德的追随者梅兰克顿、斯图谟和布根哈根等人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

2.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加尔文被称为“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A、对教育的态度:国家应当从属于教会,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

B、主张:(1)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的意义;强调教育的两重性:宗教性和世俗性;(2)实施免费的国民初等义务教育;(3)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4)初等学校用国语教学,注重文法、算术等学科;中等教育方面,重视法语教学;高等教育方面,创办日内瓦学院,这也成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办学样板。 3.英国国教派与教育:

A、对教育的态度: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办教育。

B、主张:对教师的管理:国教会对教师的言行、宗教信仰进行严格监督;开始注重世俗生活,但学校教学内容还是以古典学科为主;加强英语教学。 新教教育的共同点:

(1)从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看,有旧有新。旧体现在:教育内容中存在着宗教教育;新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目的、强迫义务教育、国家对教育的管理;(2)从教育思想的基础倾向看,中世纪的信仰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存;(3)从教育认识论看,神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存;(4)从教育思想的影响看,兼具积极和消极性:积极性在于推动了新教国家教育的发展;消极性在于阻碍了教育的世俗化趋势。

(三)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和耶稣会学校: 耶稣会是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掀起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中成立的一个反宗教改革的组织,创始人罗耀拉。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称为耶稣会学校,分为初级部和高级部,重视中等和高等教育,不重视初等教育。 (2) 耶稣会学校的特点:

A、在教学内容方面,除神学之外,也开设古典学科,用拉丁语教学;

B、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教师讲解,推崇记忆、注重复习;也使用讲座、辩论、竞赛等方法;学生按能力分班,教学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授课。

C、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亲密的师生关系,很少使用体罚; D、采用严密的管理制度,如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 E、采用高水平的师资。

(3)评价:不管它的制度多么完善,组织管理多么周密,师资水平多么高,却都服从于一个逆历史潮流的目的——企图重建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必将遭到各民族的排斥和冷落。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者的异同:同:都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异: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都是宗教教育,而人文主义教育也带有一定的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和天主教教育具有贵族性,而新教教育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三者的根本区别是其服务的对象不同。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的近现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17-18世纪英国教育

初等教育:一种是国教教会控制的学校;另一种是个人或团体创办的慈善学校。最有代表性的是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1780 年由传教士雷克斯在英格兰创办,利用星期日的时间对对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短缺问题,18世纪90年代在英国出现了导师制。导生制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提出的,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 即由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 ,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

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中学,注重古典语言学习、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体育与军事训练。公学,由公众团体筹资兴办,收费高,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其中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最为人称道。两者均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等教育的性质,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为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都是私立寄宿制,都比较注重古典学科和宗教课程且与初等教育不衔接,体现明显的双轨制。

高等教育: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为代表,教育内容以古典学科与神学为主。 (2)19世纪英国的教育

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国家逐步干涉教育和各级教育的发展两大方面。

国家干涉教育的原因:从经济上看,工人阶级子女能接受一定的初等教育符合资产阶级整体利益,这是促使资产阶级政府涉足教育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地位,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教育领域的斗争作为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对愚民政策。

初等教育: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主要内容:①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②全国划分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本地区的教育;③对 5—12 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义务教育;④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⑤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等。意义: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它宣告了强迫的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促进了英国初等学校的发展,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的基础。

中等教育:自 19 世纪以来,英国的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原有的中等教育在产业革命的冲击下,已不能满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了,社会要求改革中等教育、增加实用科学、改革宗教教学、削减古典课程比重的呼声越来越高。A、改革公学和文法学校。B、创立现代中学。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1870年以后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设立新式学校。

高等教育:19 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要求大学研究、教授实用的新课程,进一步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上。新大学运动: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1829年,国教派成立了英王学院。1836年,两所学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9世纪下半期,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英国许多城市等出现了新的大学。其共同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这一运动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传统,科学进入高等教育殿堂,中产阶级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推广运动: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这一运动在加强大学与社会联系,扩大受教育对象,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20世纪英国的教育 A、 《巴尔福教育法》

1902 年英国颁布《巴尔福教育法》。主要内容:a、设地方教育当局管理学校教育,以替代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b、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c、地方教育当局还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评价:《巴尔福教育法》是20世纪英国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它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当局,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乱状态,奠定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对后来英国教育领导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B、《费舍教育法》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费舍提出的初等教育法案,称《费舍教育法》,主要内容:a、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利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b、地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规定 5—14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免费;禁止雇佣不满12岁的儿童做童工;c、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14—16岁的年轻人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评价:该法案调整了中央和地方教育当局的关系,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但并没有解决面向所有儿童的中等教育问题,而继续教育也由于当时的经费不足而被搁置起来,双轨制的问题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 C、哈多报告

1926 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称为《哈多报告》 ,主要内容:a、儿童在11岁以前的教育称为初等教育。b、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分设四种类型: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和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c、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适合的学校,应该在11岁时举行选择性考试,同时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是15岁。评价:《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

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的人们的需要,但报告主张实质上是通过一次性考试,把中等教育分为两部分,即传统的文法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现代中学,反映了英国教育传统对改革的影响。 D、《斯宾斯报告》(选择题)

1938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英国政府提出了改革中等教育的《斯宾斯报告》。这是以斯宾斯为首的教育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文法学校和技术中学的报告。报告坚持了哈多教育改革方向,强调各类中学之间建立对等关系的重要性。该《报告》将英国的中学分为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提出设立在同一种学校中兼有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特点的多科性中学的设想。 E、《1944 年教育法》

1944 年,英国通过了由巴特勒提出的《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法案》。主要内容:a、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b、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c、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d、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评价:《巴特勒法案》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它确立和完善了中央和地方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为英国二战后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F、“罗宾斯原则”(选择题):1963年,发表了《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了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问题。报告建议为所有有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被称为“罗宾斯原则”,该建议成为 60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

G、 开放大学(选择题):60 年代末,英国创办了开放大学,这在英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放大学以成人为主要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H、 师范教育改革(选择题)

1972 年发表的《詹姆斯报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计划,即著名的“师资培训三段法”,把师资培训分成个人高等教育、职前教育专业训练和在职进修三个阶段构成的统一体。 I、《雷沃休姆报告》(选择题)

1981年—1983年,在雷沃休姆基金会资助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被称为《雷沃休姆报告》。主要内容:a、扩大高等院校的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英国振兴经济的需要;b、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以适应知识综合化和职业多变化的需要;c、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d、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以减轻国家的负担等。 J、《1988 年教育改革法》

通过了由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主要内容:a、实施全国统一课程,规定在5-16 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附加课程);b、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全国性考试,分别在 7、11、14、16 岁时举行;c、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下的所有中学和规模较大的小学,在多数家长要求下可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直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d、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e、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作出了新的规定。评价:《1988 年教育改革法》对英国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个方面,被认为是自《1944 年教育法》英国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简述近现代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并总结其规律:

(1)17、18世纪英国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类:文法学校、公学和新型中等学校;(2)19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改革公学和文法学校,创办现代中学;(3)20世纪:1926 年《哈多报告》、1938年的《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 年教育改革法》。规律:实科教育逐步成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加强教育立法;中等教育逐渐普及。 (二)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17—18世纪法国教育 A、大革命前的教育

学校多由天主教会控制。其中,由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建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B、法国大革命(1789年)中的教育改革:大革命中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党派,提出了许多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教育方案,如由立宪派提出的塔列兰方案、由吉伦特派提出的“康多塞方案”、由雅各宾派提出的“雷佩尔提法案”等,其共同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提出了课程及年限相互连接的学校系统构想;实行普及教育。其中,雷佩尔提出由国家举办“国民教育之家” ;要求教育世俗化、科学化。 (2)19世纪法国教育

A、《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