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3c9af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

mol/(L·min)÷2=0.06mol/(L·min);达到平衡时生成氨气是0.6mol/L×2L=1.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是1.8mol,则H2的转化率为1.8mol/3mol×100%=60%。

(2)①a和b用导线连接构成原电池,铝的金属性强于铜,则Cu极为原电池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是2H++2e-=H2↑;Al极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其

32

电极反应式为Al-3e-=Al+,溶液中SO4-移向负极,即向Al电极移动;由于正极氢离子放

电,则溶液pH增大;当负极金属溶解5.4g时,即消耗金属铝是5.4g÷27g/mol=0.2mol,则有0.6NA电子通过导线。

②如果不将a、b连接,要加快Al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往溶液里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或将铜棒直接靠在铝棒上。 27. 以下是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几种可能的合成路线:

(1)乙烯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___,乙醇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请写出上述几种路线中涉及到的有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①:____,反应②:____。 (3)请写出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备。完成下列填空:

①实验时,加入药品的顺序是____,该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并____。

②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静置,然后分液。 。 ③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答一条即可)【答案】 (1). 2CH3CH2OH+O2

(2). 羟基 (3). 加成反应 (4). 氧化反应 (5). 2CH3CHO+2H2O (6).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7). 乙醇、浓硫酸、乙酸 (8). 加热 (9). 振荡 (10). 原料损失较大或易发生副反应等 【解析】

分析:由合成流程可知,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生成乙醇,②为乙烯的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为乙烯的氧化反应生成乙酸,④为乙醇的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⑤为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以此来解答;

(4)①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该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 ②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应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

③图b直接加热时乙醇、乙酸易挥发,且乙醇可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而图a中水浴加热可控制温度,以此来解答。

详解:(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乙醇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②是氧化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反应⑤的方程式

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4)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该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

②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 ③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等。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及推断、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探究,为高频考点,把握转化中的有机反应、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把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实验技能为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8. 元素A~D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四种元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性质或结构信息 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且其单质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单质非常稳定,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 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气体,原子的M层再增加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 D

(1)上表四种元素名称分别为:A____,B____,C____,D____。 (用元素符号填写) (2)A、B、C、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3)写出B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用电子式表示AC的形成过程____。

(填“强”或“弱”),请设计实验证明___。(5)C元素的单质的氧化性比溴单质的氧化性____

+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A B C

(写实验操作和现象)

【答案】 (1). 钠 (2). 氮 (3). 氯 (4). 镁 (5). Na>Mg>Cl>N (6). NH3+H+=NH4+ (7).

(8). 强 (9). 往NaBr溶液中通入

Cl2 ,再滴入CCl4 ,振荡试管;通入Cl2后溶液呈橙红色,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呈无色,下层溶液呈棕红色 【解析】

分析:A元素的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且其单质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A是Na;B元素的单质非常稳定,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最外层电子数是5个,B是N;C元素的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气体,原子的M层再增加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C是Cl;D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原子序数是10+2=12,D是Mg,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Na,B是N,C是Cl,D是Mg。则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表四种元素名称分别为钠、氮、氯、镁;

(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A、B、C、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Cl>N;

(3)N的气态氢化物氨气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NH4+;

(4)AC是氯化钠,含有离子键,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5)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Cl元素的单质的氧化性比溴单质的氧化性弱。可以根据氯气能把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证明,即往NaBr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入CCl4,振荡试管;通入Cl2后溶液呈橙红色,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呈无色,下层溶液呈棕红色即可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单质溴。

29. 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