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二)(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二)(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9887f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d2

因此1h后微囊藻干重为M-A,则1h的呼吸速率=M-(M-A)=A;同理可以确定B表示1h的净光合速率。图乙中: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微囊藻在30℃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该温度为最适生长温度;在 55℃,两条曲线重合,表明微囊藻开始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图丙中: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根据题意可知,“铜绿微囊藻是淡水中常见的一种蓝藻”,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它和真核生物水绵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N元素对微囊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N元素,因此对照组实验利用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全素培养液培养微囊藻,实验组应用不含氮的全素培养液培养,该实验需检测的因变量为微囊藻的种群数量。实验结果表明,缺少N元素对微囊藻种群数量变化影响不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它们特有的异形胞能够将大气氮固定为可利用氮源”,即微囊藻可以固氮。

(3)据图分析,图中的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在20℃时,微囊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表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在55℃,两条曲线重合,表明微囊藻开始不再进行光合作用;A(净光合速率)+B(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即它们两者的和可以表示微囊藻1h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4)调查湖水中微囊藻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在利用血球计数板对微囊藻进行计数时,需等到微囊藻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上进行计数。 (5)据图分析,微囊藻前两周的种群增长率大于1且保持不变,即种群数量变化呈 J型曲线;在第2周时,种群的增长率仍然大于1,因此微囊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6)结合图乙分析,微囊藻在30℃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该温度为最适生长温度,微囊藻大量繁殖会导致水华的发生;为有效控制微囊藻的增长,一方面需要对生物污水中含磷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在排污口附近种植芦苇、莲等挺水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甲,根据图甲中不同的处理后干重的变化情况,计算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8. 果蝇中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A。第二个独立的显性基因D使得色素成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仍为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两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杂交结果可判断出A/a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D/d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写出亲本雄性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F1雌性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

(3)若让F1红眼雄性与F2白眼果蝇杂交,则杂交后代中紫眼:红眼:白眼=_________。 【答案】 (1). 常 (2). X (3). aaXY (4). AaXX (5). 1:3:4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D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即同时含有A、D为紫色,只有A为红色,其余基因型为白色。由于子一代有性别的差异,且表现为紫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X染色体上,则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AAXdXd和aaXD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DXd(紫眼雌果蝇)、AaXdY(红眼雄果蝇)。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X染色体上。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X和aaX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X(紫眼雌果蝇)、AaXdY(红眼雄果蝇)。

(3)已知子一代基因型为AaXX、AaXY,则子二代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 XX、aaXX,所以让F1红眼雄性与F2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紫眼:红眼:白眼=(1/2×1/2×1/2):(1/2×3/4):(1/2)=1:3:4。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提供的基因与色素的关系以及遗传图谱中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亲本和子一代的基因型。

9. 在进行常规体验时,通常要进行血液化验,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分析表格回答:

Dd

d

Dd

dd

dd

D

Dd

D

Dd

(1)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是因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各种信息。同时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三种激素的含量,我们可以初步预测该患者的________器官发生病变。若预测成立,若患者口服了一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则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促甲状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该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含量超过正常值,说明该患者有罹患__________的风险,这可能与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下降有关。

(4)谷丙转氨酶是肝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标志蛋白。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含量升高,原因可能是患者肝细胞受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丧失。为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被乙肝病毒感染,可以用_______________对患者体内的乙肝抗原进行检测,这利用了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特性。

【答案】 (1). 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往全身 (2). 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3). 垂体 (4). 不变 (5). 促进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6). 癌症 (7). 监控和清除 (8).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9). 人工标记的抗体 (10). 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就被灭活了,所以为了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体内需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而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推测垂体可能发生了病变。由于口服促甲状腺激素会被消化分解,所以若患者口服了一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发生变化。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增加,说明其可能患有肝癌,这可能与患者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有关。

(4)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含量升高,原因可能是患者肝细胞受损,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丧失。为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被乙肝病毒感染,可以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患者体内的乙肝抗原进行检测,这利用了抗原的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特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中各种物质的数据与正常范围的差异,从而确定可能发生病变的器官。

10. 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利用牛奶经发酵酿制的酸奶,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多种功效。

(1)对鲜牛奶进行消毒的方法为____________,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2)为对鲜牛奶中的细菌含量进行检测,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重复两次,如图所示:

取最终的牛奶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需使用的涂布工具为下图中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