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教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教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9921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c

石狮三中差异教学实验 高一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2017年_05_月 主备_许紫红__审核_陈礼芬_ 3、通过“渑池之会”分析廉颇的性格。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2与目标3

[预习案]

【基础演练】

1、关键字词

(1)欲与王为好(为好:结好。) (2)廉颇、蔺相如计(计:商议。) (3)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诀:辞别,告别。) (4)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5) 秦御史前书 (前:名词作状语 ,上前。) (6) 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7) 左右欲刃相如(刃:名作动,杀) (8)左右皆靡 (靡:倒退,吓倒) (9) 于是秦王不怿 ( 怿:高兴)

(10) 秦王为赵王击缶 (为:替、给)

(1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以:用 ; 为:替、给;

寿:名词作动词,向人敬酒或献礼)

【合作探究】——渑池之会

一、请进一步细分“渑池之会”的情节 [明确]第一层(14段): 会前计议。

第二层(15段): 会上斗争。 第三层(16段): 斗争结果。

二、思考:廉颇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是如何合作来挫败秦国的阴谋的? (一)渑池之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明确]秦伐赵“杀二万人”。在秦国攻打赵国一再获胜的形势下举行的。这说明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二)秦王在节节获胜的情况下,为何欲与赵王“为好”,举行“渑池之会”? [明确]军事斗争辅以外交斗争,从外交上进一步迫赵投降。 (三)赵国作为战败国赴会时作了哪些对策?

[明确]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四)从14段中可以看出廉颇对待国家大事何种态度?

[明确]在“渑池之会”前,廉颇和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荣誉,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赵国怯懦。这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为重,甚有大将军的风度;在送别赵王之时,他又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若赵王三十日不归,就拥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的念头,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此外,他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也表现出了他的周全和细心;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是很大的,又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勇武过人。 (五)秦王怎样侮辱赵王的?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5

石狮三中差异教学实验 高一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2017年_05_月 主备_许紫红__审核_陈礼芬_ [明确] “酣”字写出了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字表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写进秦的史册,更是明目张胆对赵王的侮辱。

(六)面对秦王的侮辱,相如怎样与之针锋相对的? [明确]相如以命相胁要求秦王击缶并记进赵史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不畏强暴。 [总结] “渑池之会”上赵国外交成功的原因——廉、蔺的合作;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外交上的成功,(秦王竞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是以廉颇的军事威慑力作为后盾的(赵亦盛设兵以待秦)。“渑池之会”赵国的胜利是蔺、廉二人合作的结果,正如下文蔺相如所说的“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新授课 课题:必修四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四课时)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

【学习目标】1、“负荆请罪”(17-21段)部分的字词梳理,熟读并背诵该部分; 2、理解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以及化解矛盾的原因,体会主人公

的爱国之情以及大局观;

3、总结廉颇、蔺相如的形象和本文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与目标3

【基础演练】 1、一词多义

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表比较,和??比,哪个更??)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6

石狮三中差异教学实验 高一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2017年_05_月 主备_许紫红__审核_陈礼芬_ 2、词类活用

(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2)为刎颈之交(交:动作名,朋友)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形作动,宽待) 3、古今异义

廉颇宣言曰 古义:扬言 今义:宣告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合作探究】——负荆请罪

一、请进一步细分“负荆请罪”的情节

起因(17段):相如位在廉颇之右 发展(18-19段):廉颇宣言,相如避让;舍人请辞,相如解劝 结局(20-21段):廉颇请罪,将相和好

二、阅读“负荆请罪”的部分,思考:廉、蔺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他们又是如何化解矛盾的?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一)结合前文,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相如出身低微,而现在却“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可谓是后来居上。廉蔺地位的转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却是因为廉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相如,气量狭小。 (二)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由此看出相如具有何种品质

[明确]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见到廉颇,相如也“引车避匿”。(“引”,退、牵拉。)由此可见相如的大度与气量。 (三)廉颇听到相如的话后如何表现?由此看出廉颇具有何种品质? [明确] “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知错能改,坦白直率。 (四)“负荆请罪”这则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 [明确] 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可以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駣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超人一等。 (五)“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明确]爱国,爱赵国,仇恨秦国。 【本课总结】

一、人物形象小结

蔺相如形象小结:临危不惧,大智大勇

顾全大局,不计私怨

廉颇形象小结:忠心耿耿,深谋远虑,细心周全 粗鲁直率,心胸狭隘,但知错能改 二、艺术特色总结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7

石狮三中差异教学实验 高一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2017年_05_月 主备_许紫红__审核_陈礼芬_ 1.选材典型。三个故事凸显性格

2.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两种矛盾:赵秦矛盾,廉蔺矛盾 3.生动的细节与语言描写 。“睨” “张目叱之”神态逼真,突出“勇” 。“秦贪”一段体现了蔺的有理、有利、有节 4.反衬手法的运用。

以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反衬蔺的机智勇敢。 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蔺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 5.一详一略的写法 。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 【综合练习】

1、翻译以下句子(注意加粗字体的处理)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B. ①乃使其从者衣褐 ②左右欲刃相如

C.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3、下面各组句子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为( )

①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②拜送书于庭 ③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⑤秦王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⑦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⑧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⑧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⑦⑧

2D 3A

4、请为以下句子归类(写序号)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求人可使报秦者(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何以知燕王(5)不如因而厚遇之(6)何以知之(7)得罪于大王(8)廉颇者,赵之良将也(9)而君幸于赵王 (10)今君乃亡赵走燕(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14)使不辱于诸侯。(15)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状语后置句:(7)(13)(14)(15) 定语后置句:(2)

宾语前置句:(4)(6) 被动句:(1)(9)(12) 省略句:(5)(10)(11) 判断句:(3)(8)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