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班级管理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db3887a417866fb94a8eed

班级管理中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一 、课题的提出

甘肃省XX县第二中学地处县城郊区,由于地理位置不便利等诸多因素,全县素质好的学生不愿报考XX县二中,来二中上学的绝大多数是上不了XX一中、XX中学的二、三类学生,这类学生群体的共性是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习惯差,竞争意识淡薄,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长期形成的这种潜在意识致使这类学生自卑心理强,上课不愿说话、不愿举手,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课后不愿请教老师,更不愿和同学交流,长期以来在知识上欠账越来越多,以致对学习没有兴趣,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面对这一现实,根据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要大面积的提高全班学生的教学质量,要和其他学校展开公平竞争,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苦教的力量远远是不够的,如何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课外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自尊心理积极开展竞争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让更多学生心灵得到关爱,自我成就意识得到张扬,思想发生转变,自身潜能得到挖掘,使每个学生热爱学习喜欢学习,主动探究学习的激情得到开发。如何让所有学生时时刻刻都有事可干,如何让所有学生天天都有小进步,时刻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采取何种形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全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一直在我的内心困扰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要在认识过程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教学活动中通过何种有效模式能激励学生各种思维成果的生成,促进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认识世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课题研究的雏形是从2003年开始的,针对我校近几年的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并结合学习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我在自己所带的2003级学生开展了“我们不是永远的差生”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演讲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信心,重视从基础抓起,从现在开始,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高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起初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作为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学习结合班级管理的教学实践,不连续地研究分析,逐步充实理论,2006年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模式的构想》在甘肃省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学教育科研》(2006.第7-8期)上发表 ,2008年的论文《如何当好班主任》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科学教育》(2008.第2期)上发表。在2006级学生中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厌学的情况,发动班干部及时在早读开展了有英语具体识记任务的练习和检查,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意识;在下午自习时间由数学课代表主讲学生不会的问题,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09年高考我所带的班级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以前的教学实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就其原因主要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完全没有调动起来,学生非智力因素还没有全面养成,具体操作程序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具体制度做保障,在借鉴以前实践的基础上我在2009级所带班级中总结以前带班积累的经验及时提出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2011年的论文《发挥“小老师”的引领作用,挖掘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潜力》在华东师大主办的《科学教育》(2011.第3期)上发表,2011年的论文《班级管理中“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在2011年甘肃省中学教育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4月以“班级管理中“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正式申报,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级一般规划课题。从2011年1月开始,展开连续性研究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这已成为我校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并就学生课外学习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互助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班级管理”

主要是针对我校地处县城郊区,由于地理位置不便利等诸多因素,全县素质好的学生不愿报考我们学校,来我校上学的绝大多数是上不了其他学校的二类学生,这类学生群体的共性是文化素质低,自主学习能力差,竞争意识淡薄,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这部分学生多数自卑心理强,上课不愿说话,不愿举手,课堂上学的知识一知半解,课后不愿请教老师,更不愿和同学交流,长期以来在知识上欠账越来越多,以致对学习没有兴趣,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面对这一现实,根据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要大面积的提高全班学生的教学质量,要和其他学校展开公平竞争,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苦教的力量远远是不够的,如何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课外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自尊心理积极开展竞争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让更多学生心灵得到关爱,自我成就意识得到张扬,思想发生转变,如何让所有学生时时刻刻都有事可干,如何让所有学生天天都有小进步,时刻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采取何种形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全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一直在我的内心困扰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旨在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空间,为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由学习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采取多种方式,对基础差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扫除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盲点,通过逐步提高差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调查信息反馈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充分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针对性地让优生吃饱,差生吃了,实现“双兵互赢”的目的,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的校本研究模式。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本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和介绍很多,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大多数属于某一学科对某一种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总结,但针对全班学生对各科在课堂外如何开展“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果的研究实属盲点。

现阶段,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之下,大部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而对学生课外开展学习的问

题不够重视,虽然对互助合作学习研究的文章不少,但是大多数是对某一课堂教学开展互助合作学习的研究,从班主任的角度,针对高中学生在课外学习习惯和疑难问题请教尖子学生的专门研究并不多,笔者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揭示影响中学生自主开展互助合作学习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习惯,挖掘学生的潜力,为提高班级整体成绩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一)、时时有进步,人人有收获。

通过课题实践让不同的学生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每一位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进步,学习效果都有新发展,有所新提高,每一位学生每天都会有新收获。

(二)、形成“三转变”、“两提高”的新理念。

三转变”指“变教堂为学堂;变尖子学生为小老师;变有效为高效”; “两提高”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都有所提高,使优秀者更优秀,平凡者不平凡、达到互助双赢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发挥“学习小组组长”和“学科小组组长”的指导、引领、启思作用。

经过实践研究总结建立的“学习小组组长”有别于班级管理中班长、学习委员,其作用是负责收集本组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上交的小纸条,分类整理后交给对应学科的小组长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学习。学科小组组长根据学习小组组长上交的问题条,根据学情分配给本组学科成员,要求本组成员在自己熟悉掌握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在自习时间上开展上门服务,通过活动使优秀生更优待优生变优。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组长”和“学科小组组长”起到指导、引领、启思的重要作用。

(四)、 评价上的创新。

小组成员时常接受指定角色,小组被指定结构化任务去执行,而且小组工作的完成,需要各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地工作。因此,小组整体和各成员都应有责任去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在评价上,教师从以往的对个人成绩的评价转变为对小组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创新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之间形成了“合作竞争”的交往方式,促进组内成员的互助和合作,使互助合作学习模式达到实在的成效。

六、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互助合作学习模式课题研究的目的

学习动机的产生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本课题研究试图通过对小组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开发学习潜能。本课题设置的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要求班主任老师彻底改变以前的在空堂自习时间由学生随意进行学习的“外紧内松”的粗放式的班级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制定能激发学生激情的学习制度和奖励措施,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开拓者身份出现在教室,在指导和管理学生自主互助互助学习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下,班主任致力于为学生的发现、创造、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为充分发挥学生间、学习小组间搭建互助双赢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平台,不仅能激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出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且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特点,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全体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加学习、活动和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自主而积极地对班级进行有效地管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成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想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必须采取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用新的学习模式来引领教学。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逐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目的、意志、动力等非智力因素。那么,如何在课外自习时间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与讨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总结以前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我校教学的实践,我们提出了班级管理中“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主要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学习小组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根据学情,科学合理的调整好座位,首先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编排小组。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等分层,然后进行合理搭配。利用原来传统的座位,四人(前后两个座位)为而一个合作小组,采用同桌帮扶,异桌互动(前后相邻)的合作形式,即AB/AB同桌AB、AB相互帮助,异桌AA、BB互助。这样分组就给予了一定的公平性,从而也确保了每个小组形成“比、赶、超”的积极进取态势。另外,这样也更有利于小组学生之间开展“帮扶”工作,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效果。我校的研究围绕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展开。 2、精心选择组长

班主任根据全班学生的情况,把学习好,责任性强,语言组织能力好,学生关系好的学生指定为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科小组组长,学习组长负责四人小组的学习和问题条的收集和上交;根据学习成绩由全班每一科前十名的学生组成本学科的学科小组,第一名的学生担任学科小组的组长,学科组长主要负责所有小组在该学科学习中存在的不懂问题的问题条的收集与整理,共性的问题指定本学科的成员给全班学生统一讲解,个性的问题派本组成员对其他组上交问题条学生上门“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3、具体操作环节 ⑴在课堂上

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在实施优质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效课堂的主要环节要求做到“三抓(抓课前预习检查、抓疑难问题讨论补偿、抓当堂检测训练)”,这些都必须依靠学习小组来保证落实。⑴课前预习的落实:班主任要求每天早自习时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要对本组成员今天所学的科目的课前预习作业及时进行检查,并写出检查报告交给科任教师,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保质保量进行又可以便于科任教师及时了解学情。(2) 疑难问题讨论补偿: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不会的问题大部分要通过学习小组互助解决,这就要就每一个学习小组要有组织有序的开展讨论工作,小组组长及时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学科组长及时记录讨论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报告员大胆的向老师提问,以便使本组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⑵在课外

课外时间是学生学习实战演练的主要时段,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升华和拓展,在实践中往往会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便于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学业水平的循序增长,我们班开展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要求本班的每一位同学在下午上课前将自己在学习中不会的问题及时写在纸条上交给对应的学科组长,每组的学科组长在分门别类的整理后,个性的问题安排组员上门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帮扶,共性的问题属于难点问题,由八个学科组长讨论解决或请教科任老师,统一达成共识后由尖子学生向全体同学进行辅导。在每天放学前由数学、英语学科组的组长每科布置一道练习题,在第二天早读时由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科任教师。通过明确责任,双向驱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4、合作小组实行了规范的量化管理与过程的动态管理相结合 ⑴ 合作小组的管理以量化方式为主。

班主任与全班学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小组管理办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把学业成绩(作业情况、平时测试和检查、阶段性检测、期终考试、各种竞赛成绩等)、互助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小组评价等内容,具体地量化为可以操作的评分细则。由学习合作小组长和各学科学习组长、学习委员、班长负责具体的评分工作,由班主任、班委会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裁决。根据每位学生的量化成绩进行了“周周有小结、月月有评比、期中、期末两总结”的竞争活动,作为全班学生评优选先、助学金的发放的主要依据。 ⑵ 合作学习过程实行动态管理。

学习小组每月在其所在的层次内进行一次调整,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其所在的学习小组;全班性的分层与分组每学期进行一次调整,以便保持组、层的相对同质性。这种动态的管理,一方面保证了互助合作学习的“可比性”,维持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形成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就会有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呈现在他面前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导向,引导他不断进步,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状态。 5、优化教学的评价方法。

决定合作学习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我经常发现,由于我们的老师因为评价不合理,极大地挫伤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的现象。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始终要贯彻“不比基础比进步”的评价原则,如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怎样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如何侧重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如何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如何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如何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合作能力、创新意识进行评价?在每次合作学习活动后,如何及时对小组合作情况予以评价?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制定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⑴、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的情况、帮扶结对完成的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小组提出问题情况以组员实际学习小组提出问题的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帮扶结对完成的情况根据各学习组长统计的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外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 ⑵、扣分惩罚机制:

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完成学科组长分配的任务,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外合作学习中,一天内没有完成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学科组长、学习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⑶、评价结果

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长一名。下周归0,从新计算。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0,从新计算。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6、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中互助合作学习的制度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班级学习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学习体系,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挖学生的潜在能量,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班级学习秩序依赖班级规章制度来维护。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根据班级和学生的情况,适时完善班级互助合作学习的制度措施尤为重要。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实践和开展。 7、及时开展好班干部和学科组长、学习组长的培训工作。

班级管理中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班主任和一两个班干部是很难开展下去的,因此培养和选拔学习干部非常重要。如何选拔和培养学习组长对班主任来讲是一项长期而又持续的工作,班主任在优化以前班干部的基础上,把班上学习好,思想积极主动,乐于助人的学生吸收为管理人员,帮助班主任及时开展定期作业的布置和疑难问题的固定人员的讲解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工作,每天早读时作业的检查工作。班主任通过周总结、月评比定期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完善,特别是对班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既要调动他们参与活动、带领本组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确保尖子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增长和深化,力求做到互助双赢的结果。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及成果社会影响

科学合理的安排互助合作学习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了学生的一切学习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尖子学生驱动学困生,明星小组带动待优小组的双向驱动的的良性互动的效果。

(一)、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学生的诸多非智力因素,为了展示自我,挑战别人,每个同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和查缺补漏。为了给别的组的同学讲题和查找自己不会的问题,每个学生必须要在课余时间查阅许多课外书籍或请教学习好的同学和老师。空堂自习时间进入教室,你看到的到处是互助合作学习的动人学习场面。

(二)、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 增强了合作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要争取小组的优胜,学习小组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从而在组内形成一个合作的氛围,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大大增强。这种合作意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非常自然地迁移到每个学生对待班集体的态度上来,从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四)、塑造了成功心态,提高了同学的自信心。

同质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的状态之中,并能经常地受到表彰、鼓励。这就让学生经常地处于成功的体验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进生的失败心态、挫折心态,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树立了自信心。

(五)、学生学会了自我教育,培养了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小组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六)、 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

班级小组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和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推动各小组和全班学生的整体实力提高。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七)、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知识需求与心理需求

自主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知识需求与心理需求基础之上。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班主任的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使其处于一种合作的冲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情感。近年来,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我校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意识欠缺,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更为薄弱,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无人举手回答老师问题;有些学生学困生想回答,但看到老师的目光只盯着学习好的学生,便放弃了回答问题的念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很痛心,这些使我认识到,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放弃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的课堂不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了吗?所以,我们开展的互助合作学模式的研究,将围绕如何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知识需求与心理需求展开,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满足每个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

附表一是课题实践第一年在xx二中和xx中学部分班级实验的对比情况(主要抽样的是英语和数学),从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中,第一学期录入了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第二学期也录入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如附表所示。考试采取学生定位插班排座,期中由任课老师自已评卷,期末试卷密封后由学科组集体评卷。从成绩的跟踪分析来看,无论是xx二中高中学生还是xx中学初中学生,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的教学实验,都取得了稳定而明显的对比数据。

附表一 部分班级实验课题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第一学期 学校 班级 数学 期 中 陇西县第二中高二(3) 普通班 高二(4) 实验班 83.8 96.4 期 末 90.2 94.6 期 中 94.2 99.9 期末 95.2 102.3 第二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