鏋楀闃冲浘褰㈠垱鎰?-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鏋楀闃冲浘褰㈠垱鎰?-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0879a2bceb19e8b9f6ba07

基本元素训练 | 点、圆、三角 | 三元素 | 眼球 | 条码 | 从点开始

我在纸上点了一个黑点,问家人,这是什么? 女儿说,这上一个小蝌蚪。 太太说,这是一个小眼珠。 岳父说,这是一个黑棋子。 岳母说,这是一个小黑豆。

邻居的小男孩却说,这是米老鼠的小鼻子??。如果我继续问,一定会有十个,甚至一百个不同的想象。我在想,视觉设计师的工作真有意思,他的行为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他所产生的任何符号都会引人联想。视觉语言的内涵是其它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以点、线、面作为基本元素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常说:“好的设计图形是最能直接、迅速、准确传达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是最原始、最富有历史又最为现代的传媒方式之一,是一种独立而又互动的交流文化。

点、线、面是绘画、设计的基本元素,犹如音乐中的音符,单独地看,似乎不构成什么,其实不然。西方谚语:“一粒沙中见天国”,禅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石涛的“一画(划)论”都是说基本元素中包含了根本性,犹如一粒种子,就包含了生命的全部。现代设计师,在他的手下一点一线都是一个生命体,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动力。对基本元素作深化的认识与感知,从兹起步,发挥无限的生机,使每一个设计师有一个坚实的正确的起步,至关重要。一开始就必须具备设计师的悟性与灵感。

使基本元素具备无限的生发力,追求丰谐变幻,复合是人的基本心理与需求。当我们在一片黑暗中,无比沉闷,看到一星闪亮,即唤起了希望,久而又厌之;当一点变成一线时,感到舒展,久而又生厌;一线变成上下曲折时又有了延伸与动感,久而又生厌;当一线变成S形曲折,直至变成“∞”无穷大形空间变幻时,我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视觉有极大的愉悦。寻求创意性的变化,是我们从事设计的基础。世间一切均在变,除了“变”字不变,一切都变!

点、圆、三角

▲ 课题内容及时间: 点的联想:快题十五分钟

圆的连续、循环想象:三课时 三角的连续、循环想象:三课时

▲ 教学方式:以黑白形式,徒手绘画。作业2和3要求图意过渡连续,要求图的首尾连接自然。

▲ 教学要求:

寻找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简洁的元素。

作业量及尺寸:A4,每个内容不少于个15图形。 ▲ 训练目的:

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的思维的能力。 ▲ 作业评价:

第3—4页中的点的想象表达形式丰富,贴近生活,使人联想起生活中许多类似的画面。 第5—6页中的图形连贯性强,表达清晰,特别是第11页中的首尾两图超脱“形似”,追

求“意合”,从意义上联想,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三元素:△ □ ○

▲ 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 ▲ 课题时间:四课时 ▲ 教学方式:

老师先给提示(第13页),然后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在规定的5分钟时间内画出不少于16个图形。老师作评价之后,再安排约三课时的时间进行草图,甚至精画成稿。 ▲ 教学要求:

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

作业量及尺寸:A4.至少12个相关图形。 ▲ 训练目的:

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以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 作业评价:第15页中的由方体联想到米字格中的方块字,超脱了一般的理解,意像、形像。国字也是一个极好的联想,把国字归为象形是追求一种完整。

眼球

▲ 课题内容:眼的联想 ▲ 课题时间:四课时 ▲ 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白:眼的功能是什么?除了动物有眼外,物体是否也有眼睛?(与眼球同形、同质的东西)。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拟人化的思考能力,提问会使学生得到一系列的答案。在学生做作业前,解剖眼球体并介绍画法。 ▲ 教学要求:

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 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 作业量及尺寸:要求在A4纸上作出20个图形 ▲ 训练目的:

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某一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如:第20页中的蛇、蜗牛。 ▲ 作业评价:

最直接、最富有视觉效果的莫过于第20页中的“提高警惕”(红绿灯),第19页中的手电筒和灯泡了,这些物体都与眼“光”有关,尤其是“红绿灯”具有实际的视觉功能。

条码

▲ 课题内容:条码的联想 ▲ 课题时间:四课时 ▲ 教学方式:

提问:直线的意义?提示:从心理学、美学、哲学、形态学角度考虑。 用15分钟的时间每人画出3个自然界和生活中与直线有关的物体。 点评后再每人画出与条码元素相结合、或相互取代的完整的形图。 ▲ 教学要求:

抓住条码规范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并予以取代。要求结合自然。 作业量及尺寸:10个图形,A4 ▲ 训练目的:

直线是设计中广为采用的元素,富有个性。以直线为切入点,增加学生对各种成型特性的理解。

设计不是单纯的在平面上再现原物,而是要将各式无形的东西归纳为有形的的东西,并表现为观众易接受与理解的画面。

从最单纯的直线引发出最丰富的联想,引导逻辑思维的能力。

▲ 作业评价:从 “售”字,将富有内涵的文字和销售价符号相结合,是一个极好的视觉宣传符号。

单形元素想象

单形元素和字意的想象 | 手指 | 铅笔、刀片 | 水和火 | 走、游、飞 |

单形元素和字意的想象

思考与表达习惯

为什么把单一形作为一开始的训练内容来抓呢?这是因为单一形虽然简单,而引发的思维可以是三维立体多角度的。

手指-富有最本能最直接表述情感的能力,食指是1的概念;可表示方向(导向),表示积极向上??

物质元素(铅笔、别针、灯管、刀片)的可塑性,是通过达利(Dali)的超现实主义思想对转换的相互借用,引发学生转换思考角度、改变思维方式,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识相结合。

走、游、飞则又回到原始,寻回最为朴实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善于把文字语言转换为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注意图形是根据对汉字字意、字形的丰富联想,从“一字多意”入手,在视觉化图形中表现具体、抽象的形和意。这充分说明了汉字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识别符号,它的字义及其延伸都可以视觉化。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剧本肯定会是一出好戏。一个成功人物的塑造会使观众陶醉,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曹雪芹的《红楼梦》,文字形式转换成不同的剧目形式,而导演对文字理解的不同,剧种的不同,多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都会在同一种剧中产生不同的人物,所以,对同一个文字的不同理解与想象,采用不同的媒体来表现,其视觉形式的多变纯属自然 手指

▲ 课题内容:手指的形和意的想象 ▲ 课题时间:二课时 ▲ 教学方式:

提示学生:与手指相类似形的物体有哪些?/五个手指的不同含义,例举食指的多种含义。讲解后,以做快题的形式让学生用15分钟的时间画出草图。老师当场评价,然后让学生抓住有思维想象和创意的方案当场制作。 ▲ 教学要求:

联想表现的物象要直观。

作业量及尺寸:A4、画出30 个图形 ▲ 训练目的:

将人体中最常使用、最重要的触摸部分-手指、和手指中最为敏感的食指作为练习元素,题意简洁明确,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和激发学生创意热情。

▲ 作业评价:第27页的《方向尖头》是导向的标志,一个视觉化的“尖头”与“指令”的联想,很符合日常习惯,第28页中的《火柴杆》也很有幽默效果

铅笔、刀片的可塑性及想象

▲ 课题内容:物体形及其可塑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