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环境工程实习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北大学环境工程实习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10cd0aa8114431b90dd828

中北大学2013届毕业实习报告

池有效容积23m3;混凝剂投配池3个,每池有效容积38 m3;每池均设搅拌机1台,超声波液位计和浓度计各1只。

液体碱式氯化铝储藏池设于室外,埋式,贮量按30d最大用量计,总库容1050 m3,分为独立2格,每格设液下搅拌机1台,超声波液位计和浓度计各1只,液下药剂提升泵各1台。提升泵性能参数为Q=66 m3/h,H=15m。

设6台混凝剂投加计量泵,4用2备,单台投加能力3600L/h,工作压力0.35MPa,投加量由原水流量、药液浓度及SCM控制。 ⑿ 加氯、加氨间

加氯加氨间按近期规模80万m3/d设计,土建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主要设计参数为:最大加氯量6.0mg/L,其中前(中)加氯量4.0mg/L,后加氯量2.0mg/L;最大加氨量0.5mg/L。加氯分前(中)加氯和后加氯两个系统,前加氯和中加氯不同时进行,原水水质情况二者只取其一。前加氯点沉淀池进水管,中加氯点滤池进水渠,后加氯点清水池进水管。加氨点也在清水池进水管,后加氯点之后。 加氯机室内设12台全自动真空加氯机,其中6台为前(中)加氯机,采用流量比例控制,4用2备,单台投加能力40kg/h;另6台为后加氯机,采用复合环控制,4用2备,单台投加能力20kg/h。设液氯蒸发器3台,2用1备,单台能力150kg/h。氯库内设2组工作氯瓶,1用1备,每组6个吨级氯瓶,每2~3d更换一次。氯库内贮氯量为15d,共78只吨级氯瓶。加氨系统设6台全自动控制加氨机,4用2备,由后加氯投加量信号比例控制,单台投加能力5.0kg/h。氨库内设2组工作氨瓶,1用1备,每组6瓶半吨级氨瓶,每6~7d更换一次。氯库、蒸发器室内均设有漏氯自动报警器,并设有通风机若干,还专设有漏氯酸雾处理器一套,设专用吸收沟至氯库和蒸发器室。当漏氯量达4.8mg/ m3时,启动通风机进行扩散处理;当漏氯量达9.6mg/ m3时,自动启动酸雾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声光报警。氨库内设漏氨报警器1套、水喷淋系统1套及通风机若干。当漏氨量达30mg/ m3时,开启通风机进行扩散处理;当漏氨量达50mg/ m3时,自动启动水喷淋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声光报警。

⒀ 自用水泵房和水塔

为解决全厂生产及生活用水,设自用水泵房一座,内设IS型离心泵3台,2用

[1]

11

中北大学2013届毕业实习报告

1备,每台泵Q=315 m3/h,H=50m,N=75kW。

为调节高峰水量和稳定水压,厂内设1座水塔,容积为500 m3,塔高30m,布置厂区西侧辅助车间区台上。 ⒁ 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有线连续检测和中心化验室化验两套系统。

线连续检测项目有:原水流量,浊度,pH,温度和碱度;投药后原水流动电流;沉后水pH,浊度和余氯;每格滤池滤后水pH,浊度;清水池进口余氯;出厂水总管pH,浊度和余氯等。上述项目线检测仪表基本设置现场,检测结果引至相应PCS现场工作站或PLC控制站,并远传至中心控制室。水厂中心化验室设水厂综合楼内,配置全套水质化验设备和仪器,由各取样点取样泵及取样管送至化验室检测仪表。

絮凝池和沉淀池所排污泥经由排泥管排至排泥池,再由提升泵送至污泥浓缩池,浓缩池上清液被泵至水厂配水井回收利用,浓缩污泥则送至污泥脱水车间进行脱水,然后被压制成泥饼外运进行填埋[1]。 5.2北郊污水厂

5.2.1 工程概况

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下简称北厂)位于太原市北郊工业区南端新村村北,占地64000m2,服务面积19km2,服务人口10万余人。此厂1959年投入使用,是我国最早污水处理厂之一。该厂的日处理污水量将达到8万吨,深度处理每日可达3.5万吨。深度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水标准,并将用作城西水系的补充水源。

5.2.2 工艺流程及特点

12

中北大学2013届毕业实习报告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其曝气池成封闭的沟渠型,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又名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奥贝尔氧化沟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椭圆型沟道组成。污水首先进入最外层的沟道,通过淹没式输水口依次进入中间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由中心沟道和内沟道流出,进入二沉池。一般最外层沟道的容积50%以上,内沟道容积约为总容积的10~20%。曝气设备采用曝气转碟,该工艺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奥贝尔氧化沟每条沟道都相当于一个完全混合式反应池,每个水流质点在流入下一条沟道之前,都要经过许多次循环。

(2)在奥贝尔氧化沟延时曝气系统中,在外、中、内沟道形成较大的溶解氧梯度,三个沟道相对独立,外、中、内溶解氧阶梯比例为 0∶1∶2,外沟道处于低溶解氧状态,内沟道维持较高的溶解氧。

(3)奥贝尔氧化沟作为一种多沟串联的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抵抗冲积负荷的能力。

5.2.3 主要构筑物 1.进水井

有效尺寸为:5800×2000×6500mm 2.粗格栅间

设计流量:Q max = 1.21m3/s,Q单 = 0.61m3/s

过栅流速:v = 0.66 m/s 栅前水深:h = 0.77m 栅条间隙宽度:b = 0.025m 栅条宽度:S=0.01m 格栅宽度:B=1400mm 格栅上部平面有效尺寸为:10560×9360mm

格栅井有效尺寸为:7900×1500×6520mm 格栅倾角:α=75° 3.进水提升泵房

设计流量 Q max = 0.61m3/s

水泵间有效尺寸为 6000×15300×9650mm(包括集水泵房、集水池一体的构筑物) 配水渠有效尺寸为 2600×15500×1600mm 输水渠断面尺寸为 4860×2000mm 4.细格栅间

设计流量 Q = 4366m3/h 格栅倾角:α=75° 过栅流速:v = 0.7 m/s 栅前水深:h = 1.20m 栅条间隙宽度:b = 0.005m 建筑尺寸为:10400×9360mm

13

中北大学2013届毕业实习报告

5.旋流沉砂池

设计流量 Q = 80000m3/d 水力表面负荷:200m3/m2h 水力停留时间:30s 砂水分离间平面尺寸:7500×3600mm 单座旋流沉砂池:直径 3650mm 池深 4470mm, 有效水深 1670mm 总进水渠断面尺寸:1400×1500mm 单池进水渠断面尺寸:750×1500mm 出水渠断面尺寸:1500×1500mm 6.厌氧池

设计流量:Q max = 0.606m3/s,Q单 = 0.303m3/s 最大污泥回流比 R = 100% 混合液污泥浓度为4000mg/L 回流污泥浓度为8000mg/L(含水率为 99.2%) 水力停留时间 HRT = 1.24h 进水井工艺平面尺寸为 L×B×H=5200×1400×5400mm 主池工艺平面尺寸为 L×B×H=30000×9600×5400mm 出水井工艺平面尺寸为 L×B×H=1600×1400×5400mm 污泥井工艺平面尺寸为. L×B×H=1600×1400×5400mm 回流污泥廊道工艺断面尺寸为 1600×300mm 集水槽工艺平面尺寸为 L×B×H=10000×800×1000mm 7.氧化沟

设计流量:Q max = 0.436m3/s,Q单 = 0.231m3/s 最大污泥回流比 R = 100% 混合液悬浮污泥浓度 MLSS = 4000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污泥浓度 MLVSS = 3000mg/L 回流污泥浓度为 8000mg/L 污泥龄为 25d

污泥负荷 F/M = 0.0998 kgBOD5 / (kg MLVSS·d) 水力停留时间 HRT = 16.03h 剩余污泥量△X = 4762kg/d 容积负荷为 0.3 kgBOD5 / (m3d) 最大需氧量 AOR = 17520 kgO2 / d 有效水深 h = 4.7m

(1) 外沟道位于氧化沟的最外侧,容积占整个氧化沟的 48.57%,处于低溶解氧状态(0~0.2mg/L),大部分有机物的氧化和硝化反应在外沟道发生。由于缺氧区的存在,可以较高程度地实现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外沟道工艺尺寸为:总长度 L = 69.4m (其中直线段 L1 = 18m),总宽度 B = 51.4m,沟道池深 H = 5.2m。

(2) 中沟道位于外沟道内侧,通过4个潜孔 ( B×H = 1400×1200mm ) 与外沟道和内沟道连通。中沟道溶解氧浓度控制在 1mg/L,可完成对有机物的进一步降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