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化工原理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342c1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f

试题三

一:填充题(18分)

1、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9KgmKg02.5,在0.25Mpa下(绝压)时的密度80C3m3

2、产生流体阻力的原因有__内縻擦力和流体的流动状态__

3、转子流量计在安装时应_保持垂直_ 4、连续性方程u1s1?u2s2是_质量守恒定律_指导出来的,它适用?1??2流体。

lu2 5、 直管阻力的表示式为?.,管中流出 ?出=_1_流入管中?入=_0.5_

d2 6、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_气蚀现象_ 7、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循环为_吸气、压缩、排气、膨胀_四个阶段。

8、一热流体将热量通过壁面传给冷流体的过程是_热流体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给壁面、壁面间的热传导、冷流体以对流传热的方式获得热量_

9、固定管板式列管式换热器中,压力高、腐蚀性以及不清洁的物料应走_管程_ 10、一根暴露在外的热管子以_自然对流、热辐射_散发热量。

?.Cp?d.u?0.8n?Re?.?Pr?式中两个准数Re=Re? 11、??0.023.,Pr=Pr?. 若液体被冷却

??d内时n=_0.3_

12、多效蒸发主要有_并流、逆流和平流_三种典型流程。

二:判断题(18分)

×1、在并联管路中,它们的阻力相等,同理在串联管路中,它们的流速也是相等的(稳定流动)

×2、转子流量计可以读出任何流体的流量。

×3、用雷诺准数来判断流体的流动形态时,在SI制中属层流范围,在cgs制中属湍流范围 ×4、粘度是流体的物理性质之一,则雷诺准数也是流体的物理性质之一。离心泵铭牌上的性能参数是指泵扬程最高点下的性能参数。

×5、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是由吸气、排气、膨胀、压缩四个阶段组成。 √6、沉降器的生产能力与沉降速度及沉降面积有关,与沉降高度无关。 ×7、气相与液相所组成的物系称为气相非均相物系。

×8、用板框式过滤机进行恒压过滤操作,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液量不断增加,生产能力也不断增加。

× 9、多层导热时,其推动力为各层推动力之和,阻力也为各层阻力之和。 √10、流体对流传热膜系数一般来说有相变时的要比无相变时为大。

× 11、多层平壁稳定导热时,如果某层壁面导热系数小,则该层的导热热阻大,推动力小。 ×12、若以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传热的壁面温度一般取空气和蒸汽的平均温度。 × 13、所谓黑体就是人们所讲的黑颜色的物体。

× 14、在同一种流体中,不可能同时发生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15、多效蒸发可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二次蒸汽利用一次称为单效蒸发,利用二次称为双效蒸发,依次类推。

× 16、对流传热系数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9

√17、黑体、镜体、和灰体都是理想化的物体,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 18、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三:计算题(64分)

1、图示,“U”管压差计甲的上部管内充满了水,下部为汞,汞的液面落差为3cm,求

?P12?若再接一“U”管压差计乙,其上部仍为水,下部放置不知名的液体,且测得

R乙?63.5cm,求?乙?

2、一降层室长为5m,宽为3m,高为4m。

内部用隔板分成20层,用来回收含尘 气体中的球形固体颗粒,操作条件下含

尘气体的流量为36000m3h,气体密度

乙 P1 甲 P2 ??0.9Kgm3.s。 ,粘度为??0.03mPa尘粒密度??4300Kg3。试求理论上能

m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3、外径为200mm的蒸汽管道,管外壁温度 为

1600C。管外包以导热系数为 图3-1

??0.08?1.1?10?4t的保温材料。要求保温层外壁面温度不超过600C, 每米 管长的热损失不超过150w。问保温层的厚度应为多少?

m4、欲将浓度为25%,沸点为131.50C,流量为3600Kg的NaOH水溶液经蒸发浓缩到

h50%。料液的进口温度为200C,加热蒸汽的压强为392.4Kpa(绝压),冷凝器的压强为53.32Kpa.据经验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可取1100W2,溶液的密度为1500Kg3。若忽

mm.K略蒸发器的热损失。求加热蒸汽的消耗量及蒸发器所需的传热面积?C?4.93Kj

Kg.0C已知:p=53.32Kpa, t?830C, r?2000KjKg

p=392.4Kpa, T?142.90C R?2143Kj 试题三答案 三:计算题

Kg 1、?p???示??测?Rg ?p?13.6?1.0.03.9.81.103?3.708Kpa。 ?p??????1.0.635.9.81.103?3.708Kpa, ?示?1600Kg3。 示m? 2、降沉室的总面积:A?20.5.3?300m2。

V36000?0.033m。 沉降速度:u??sA300.3600d2.??s???.g 设沉降区为层流,则有:u?

18?

10

0.033?d2.?4300?0.9?.9.8118.0.03.10?3du? , d?2.06?10?5m。

验算:Re???2.06?10?5.0.033.0.90.03.10?3?0.66?1。

3、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0.0921w。 m.KQ2?.??T?t?2.3.140.0921?160?60???150 , ??47mm。 ?R100??llnlnr100?4、水分蒸发量: W?F.??1??加热蒸汽消耗量:D?x0??25?Kg。 ??3600.1??1800??hx1??50??F.C.t0?tf?R2143D.R0.736.2143所需的传热面积为:A???125.9m2。

K.?t1100.?142.5?131.5?即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为0.736Kg

试题四

??3600.4.93.?131.5?20??0.736Kgss。

。所需的传热面积为125.9m2

一:填充题(20分)

1、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黏性__结果。

2、用阻力系数法来计算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损失时,按__细_管内的流速来计算动能项。 3、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4a

3 4、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_剪应力__. 5、经内径为158mm的钢管输送运动粘度为90m最大流速不能超过1.14ms

6、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开容器间输液,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当关小输送管道的阀门后,管道的总阻力将__不变__。

3、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管路特性曲线_曲线与_离心泵特性曲线_曲线的交点。

V 8、往复式压缩机的余隙系数?=3V?V ,?_小__-,则?容增大,生产能力__大__

13 9、沉降操作是指在某种_力场_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_密度_,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沉降过程有_重力_和_离心_沉降两种方式。

10、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_织物介质、粒状介质、多孔性固体介质_ 11、在过滤操作中,真正发挥拦截颗粒作用的主要是_滤饼层_而不是_过滤介质_ 12、在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三层间的温度差变 化是依次降低,则三层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_依次增加__

11

2s的燃料油,若保持油品作层流流动,则

13、沸腾传热可分为_自然对流、膜状对流、核状对流_。应维持在_核状对流__区内操作。 14、用饱和蒸汽加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热阻力迅速加大,这可能是由于__冷凝水未排出、不凝性气体未排_所引起的。

15、温度差损失包括__溶液沸点升高、静压力、流体阻力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__ 二:选择题

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A、流速不同; B、流通截面积不同;

C、雷诺数不同; 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 2、选择下述流体在管路中常用的流速

(1)、过热水蒸汽( D ),(2)、水及一般流体( A ); (3)、压强较高的气体( C ),(4)、粘度较大的液体( B ); _ A、1-3ms,B、0.5-1ms,C、15-20ms,D、30-50ms

3、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 )时的主要性能参数。 A、流量最大; B、压头最大; C、效率最高; D、轴功率最小;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液体的粘度基本上不随压强变化;

D、 气体的粘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5、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

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 B、避免出现气蚀现象;

C、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D、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 6、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应( )

A、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 B、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

C、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 D、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 7、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 C、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D、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 8、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颗粒的几何尺寸; 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 C、流体的水平流速; D、颗粒的形状; 9、旋液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 )。

A、离心机可分离液液混合物; B、离心机可分离液固混合物; C、离心机可分离气固混合物;

D、 离心机所分离的不均匀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相是液相;

10、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A、管壁热阻; B、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C、污垢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11、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有效的是(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