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4372e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8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课程标准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需要以必修一知识为基础,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同时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很有必要; 二 学情分析

学生起点分析:初中阶段学习过“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基因的显隐性”的相关知识,对于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学生能力分析: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数学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 课程标准

课标对于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分离定律” 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于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学习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对于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领悟中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

验的过程中中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2假说—演绎法(学生对该科学研究方法接触较少,应结合孟德尔杂交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该方法)

五教学策略

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归纳综合 总结规律”统领教学全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逐步渗透和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同时学生体验孟德尔追求科学真谛的执着精神与敢于想象、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与精神; 六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身边遗传现象,列举符合和不符合“融合遗传”的现象的实例,引出孟德尔的遗传杂交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知识,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认识;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对孟德尔作简要介绍:孟德尔的知识基础,孟德尔的实验材料选择,孟德尔的创新研究方法和思想;

设疑:实验材料豌豆最成功的原因?豌豆特点?揭示遗传规律的过程?

学生初步了解孟德尔实验研究的方法创新与思维创新;

之后,教师结合幻灯片与教材,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学生结合图解,分析总结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杂交实验的含义,如何获得杂种后代;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概括与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总结出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反交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学生辨析相对性状概念;

教师边板图边叙述一对相对性状实验(图解);

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过程,总结显隐性性状与相对性状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子一代没有矮茎的原因,子二代出现矮茎的原因,体会到过程中数学统计的意义;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学生讨论上述问题,教师给出显性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学生讨论基础上,结合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原因,子二代性状分离及数量比3:1的原因; 学生讨论分析 掌握遗传图解要点,概述显(隐)性遗传因子与显(隐)性性状的关系;说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概念;概述孟德尔性状分离要点;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强化概念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思考中突破难点;

讲解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进一步理解孟德尔假说的含义; 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在当时时代大环境下,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 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一定会出现3:1的结果么?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思维,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