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4f01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b

思考题: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旋转正方形时,把重叠部分的正方形中心和顶点,及相邻的另一个顶点连接,分成三个三角形。在图形旋转时,不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总是完全相同的,可见重叠部分面积总是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重叠部分的面积没有变化。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段编排。

1.“统计”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数据,用统计量分析数据。教材通过“整理与反思”里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要分类整理,有时还要用符号记录。这些活动学生都进行过,现在只是简单回忆,学过的统计图有单式或复式条形图、折线图,以及扇形图。

·整理收集数据。 “练习与实践”第1题第(1)题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收集身高、体重的数据;第(2)题可以通过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第(3)题可以通过调查的方法用调查表分组调查再汇总数据。

·看扇形图进行估计和计算,体会扇形图的特点。第103页第4题的扇形图里没有标注百分数,从图上能看出表示《故事天地》播音时间的扇形最大,超过圆面积的1,小于圆面积的1,由此能估计出《故事天地》大约播了多少时间。

42再分别计算《学法交流》的播音时间占每周播音时间的百分之几,《音乐欣赏》播音多少分钟,应用了百分数知识,体会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

·看懂复式条形图上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比较。第104页第7题是复式条形图,这样的图在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让学生把图上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培养读图的能力,以及利用数据分析、比较的习惯。

2.“可能性”重温不确定现象,判断简单事件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第116页第1、2题里都有一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三种现象,在可能发生里又有经常发生、偶尔发生两种情况。这两题重温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以及可能性有大、有小的认识。

八、 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

能力和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长作业”,组织学生利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积累。例如,组织“制订旅游计划”的活动时,需要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和计算等活动,完成小芳一家去北京旅游的往返行程规划、游览日程设计、旅游费用预算等任务;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和分析,完成自己一家人外出的旅游计划;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制订的旅游计划,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解决几家人结伴旅行能否节省旅游费用的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制平面图要明确一张简易的平面图所要包含的基本要素;能确定具体场所的方向、形状和位置关系,合理选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综合应用图形、测量、比例尺等知识绘制平面图。

关于常州市学业质量监测的几点说明

自2010年开始,常州市每年都组织学业质量常规抽测,时间是每年6月份的第一周周五,监测内容为学科关键能力,常州市把“运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我们武进区从2014年开始加入质量监测。为做好质量监测的准备工作,现结合2013、2014年的监测试卷,作几点说明。

监测内容:“运算能力”

包括:(1)基本运算技能,如口算、笔算;(2)灵活运算,如根据参与运算数据的特点灵活计算;(3)计算结果合理性判断,如纠错题等;(4)估算;(5)对算理的分析;(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算法。

2.试题分析及评分要求

2013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试卷

310

每题3分, ÷6× 如果是分步计算不是一次性约分扣0.5分,(分数乘

57除混合运算可以改为连乘的形式计算,一次性约分可以使得计算简便)

3

(9.75- )÷7若最后的结果用近似值或用循环小数扣2分。最后的结果

4若不是最简分数,扣2分。

(遇到除不尽的,又没有要求保留的,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2

2、请以“ ÷ ”为例,说明为什么分数除以分数可以“颠倒相乘”。

53

2223232

本题共4分。以下三种答案:(1) ÷ =( × )÷( × )= ×

53523253222223222

;(2) ÷ = ÷(2÷3)= ÷2×3= × ;(3) ÷ = ×(1253555253522322

÷ )= × 根据 ×1÷ ,可以先算后面的除法,然后根据倒数的意义得35253出。都得满分。其中1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2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是22

根据 ×1÷ ,可以先算后面的除法,然后根据倒数的意义得出。或者通过画

53图验证结果与颠倒相乘结果一致,就得满分。此题可以用语言叙述,也可以用算式表示,只要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8888

3、“ + ”等于多少,一位学生认为, 表示9份中的8份, 表示

91591515份中的8份,所以加起来是24份中的16份,结果是么?

本题共4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阐述中须讲到“分数单位不同”即得满分,如果只是正确计算出结果,没有说明理由或理由说明不正确,只得1分。如88

果是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来判断,理由说得正确,也得满分。例如, + 应大

91516

于1,而 小于1,所以计算错误。

24

4、如果a>0,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________。 44

①a×1 ②a÷ ③a× 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下面。

55

本题共4分,如果选择结果错误,扣4分;如果选择结果正确,而想法表达不正确得1分;如果选择结果正确,想法表达也正确得4分。想法可是(1)举例法,即给a赋一个数值,分别计算出结果,然后判断;(2)根据含a的表达54

式来计算,即①=a,②= a,③= a,以此来判断。

45

5.阅读下面的文字:

16

。你认为对吗?为什24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水资源111

不足2300立方米,仅是美国的 、巴西的 、加拿大的 。另外,我国的水

51048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据统计,南方的土地资源大约占全国的40%,水资源却超过全国的80%;北方的土地资源大约占全国的60%,但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20%。

读了这段文字,哪些数据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为什么?

本题5分,表达的要求是数据和表达的感想要有对应关系,在感想的表达中要出现相应的数据,如果在感想表达中不出现数据,则得3分。如果只是笼统地表达感想,且相对合理,则得1分,如果感想不合理,则得0分。例如,“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人口多,水资源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这位同学的答案可得1分。

由这段文字中的数据,你还能算出哪些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本题5分,首先要根据提供的文字算出正确、合理的数据,例如通过“人均1

占有的水资源不足2300立方米,是美国的 ”算出美国的人均占有的水资源数

5量,即得3分。其次,“说明了什么”要与算出的数据相对应,则得2分。如果算出的数据不正确、合理(如单位“1”寻找不正确),则扣5分,如果“说明了什么”和算出的数据不对应,或“说明了什么”不正确,则扣2分。

(给出的信息较多,如何选择相关联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6.在一个高2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再将这些沙2子全部倒入一个圆柱形容器内,刚好装了圆柱形容器的 。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容

3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这道题,小明是这样想的:先算圆锥形容器的体积,再用算21

出的体积除以 得到圆柱形容器的体积。可是,在计算圆锥形容器的体积时:“

33×3.14×22×2”计算很麻烦。你对求圆柱形容器的体积有什么好方法吗?记录在下面。

本题共10分,能列出综合算式并合理正确地计算,则得满分。如果能列出综合算式,未计算或未能合理、正确地计算则得5分。此外,本题还可以用文字1

说明,能够合理解决 除不尽的问题,而且给出正确的结果,也得10分;如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