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作业 答案与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作业 答案与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69d0c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6

必修4 第四单元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时作业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徐州市打靶卷)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30年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人们能突破条件限制取得成功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客观条件无法突破,③错误。题干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不选。

2.(2018·海门市调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时代”正在到来。百度打造无人汽车,马云的无人超市,京东的无人机加入快递大军……“无人时代”会带来一些新的法律问题。例如,无人汽车出车祸的责任划分问题。这就需要国家跟上时代步伐,完善法律法规。这说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推动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C.作为认识对象的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D.认识的发展与实践的进步如影随形 答案 A

解析 “无人时代”需要国家跟上时代步伐,完善法律法规,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会推动社会意识的变化,A正确。B、C不符合题意。D错在“如影随形”上。

3.(2018·南通一模)安徽省南陵县将传承乡贤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让乡贤文化深入千家万户,在社会上形成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从而激发了乡贤文化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传承乡贤文化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C正确。A、B、D都没有体现题干主旨。

4.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漫画反映了不同的人对房价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③正确。漫画并没有反映对房价认识的正确与错误,②不选。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社会实践,而不是认识,④说法错误。

5.马克思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用迷信来说明历史就会将人类历史说成是精神的产物;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则强调认识人类历史首先要从人类经济生活入手,才能廓清人类历史的迷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②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用迷信来说明历史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唯心主义 ④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坚持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属于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①错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强调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④排除。

6.《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这些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 A.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看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C.注重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D.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 C

解析 《管子·牧民》和孔子的观点都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没有真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B不选。题干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不选。

7.(2019·苏州期初调研)2018年7月11日《新华网》载文,近年来,中央企业中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投)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与优势,通过发展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发展,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改革,而不是上层建筑的改革,②不选。③错在“根本变革”上。 8.精准扶贫包含精神扶贫的命题。在政策引入和产业扶持的同时,扶贫干部和基层干部还应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引导乡风民俗,抵制陋俗恶习。精神扶贫的依据是(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D.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形态更替 答案 B

解析 精神扶贫属于上层建筑,不是生产力、生产关系,A、C、D三项不选。精神扶贫实施到位,可以抵制陋俗恶习,这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B项正确。

9.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因为( )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D.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答案 C

解析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所以社会主义能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如果是对抗性的,则需要通过革命斗争来解决,故选C。

10.2018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8月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度,更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唯物史观看,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是( ) ①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