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网上大学《5G技术发展与未来应用》题库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移动网上大学《5G技术发展与未来应用》题库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7205c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3

B.终端 C.设备 D.网络

在5G技术发展成熟之前,无线网络共发展了几代?(D) A. 1 B. 2 C. 3 D. 4

为满足5G需求和打造一个先进的面向未来的网络,5G核心网从4个系统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几大技术方向推进了架构的变革?(B) A. 4 B. 8 C. 6 D. 2

农业传感器信息上报业务 属于对5G三大类应用场景网络需求中的哪一种?(B) A. 增强移动宽带

;..

B. 海量大连接 C. 低时延高可靠 D. 低时延大带宽

mMTC大连接场景下连接密度数每平方千米可达多少数量级?(A. 万 B. 十万 C. 百万 D. 千万

MEC可依托什么实现无线能力开放?(A) A. CU B. DU C. AC D. DC

SPN的SE通道层在以太网PHY的哪层增强实现的?(B) A. PMA B. PMD C. PCS

'.

C) '.

D. MAC

5G网络的三类应用场景的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请问是哪三类应用场景?

中国移动将继续在哪些方面推进5G传输产业成熟?(ABCD) A. 标准 (ABC) A. 移动带宽场景 B. 物联网场景 C.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D. 高时延、高可靠场景

5G可以与哪些行业深度融合,从而带来“万物互联”新机遇?(A. 教育 B. 工业 C. 服务 D. 交通

5G的四大场景分别是?(ABCD) A. eMBB连续广域覆盖场景 B. eMBB热点高容量 C.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D. 低功耗大连接场景

;..

B. 设备 C. 芯片 D. 仪表

5G应用场景多样需要网络支持切片,集中灵活分配资源,东西向流量增多L3VPN下沉,连接方向和数量大规模增加,因此业务需要做到哪几点?ABCD) (BCD)* A. 增加设备 B. 按需连接 C. 灵活调度 D. 依流量调优

为降低空口时延,提升用户业务感知,5G设计三方面优化降低时延来,这三方面优化分别是?(ACD) A. 空口帧结构设计 B. 高性能运算 C. 缩短空口调度时延

D. 边缘计算

基于5G的需求和挑战,中国移动提出新的传输体制-切片分组网SPN。切片分组网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其转发面基于 “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 over “Slicing Ethernet” over “DWDM”,控制面采用SDN,请问SPN分别在哪些层面采用创新技术,来满足5G及未来传输网络需要的?(ABC) A. 物理层(50GE+PAM4) B. 链路层(Slicing Ethernet) C. 转发控制层(SR-TP) D. 调度层

5G网络提供了大规模、多样化、高性能、低成本、易运维、可盈利的行业应用平台,那么5G网络是基于哪些方面来实现的呢?(ABC) A. 技术标准 B. 技术平台 C. 网络能力 D. 高效性能

5G传送网技术网络组网架构包括哪些部分? (ABC)

;..

'.

A.前传 B.中传 C.回传 D.光纤直趋

SPN传输汇聚核心层设备支持哪些网络侧接口? (ABCD) A.50G B.100G C.200G D.400G

5G时延需求有很大提升,对于URLLC 场景需求,端到端时延125us,对传送网挑战大;eMBB场景需求,端到端时延要达到怎样的目标?(D) A. <1ms B. <5ms C. <8ms D. <10ms

以下哪些是5G网络切片的特征(ABCD) A. 定制性

B. 隔离/专用性 C. 质量可保证 D. 统一平台

通过端到端系统各个环节的革新,使得5G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增强,这可以为用户提供哪些业务?(BCD) A. cMBB B. eMBB C. URLLC D. mMTC

为满足5G传输新需求和挑战,需要新的传输体制。下列选项中不是新传输体制之一的是?(D) A. 大带宽 B. 低延迟 C. 网络切片 D. 设备消耗高

SPN网络降低时延的主要手段有哪些?(ABCD) A. SE层转发 B. SR优化转发路由

;..

'.

C. 增加带宽 D. 增加波长

5G网络架构通过三部分实现分层接入、灵活终结、统一控制,那么这三部分的顺序是?(B) A. 回传,中传,前传 B. 前传,中传,回传 C. 前传,回传,中传 D. 回传,前传,中传

5G网络连续覆盖的目标网络是什么?(B) A. NSA B. SA C. CSA D. FA

相对于5G的全新链接方式,请问当前4G是怎样的固定的链接方式?(A) A. 点对点 B. 点对面 C. 面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