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高三语文二模文言文汇总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2年上海市高三语文二模文言文汇总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8d050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2

徐、松、金三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书二馆人事

王世贞 '

①佘守型比部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馆人事,奇之。

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邀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募,不习战,遇辄鸟散走,而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贼中勇敢者奋持长刀逾沟来击,丞馆人挟抱丞上马,丞上马则贼已刃尾之。馆人乃直前手搏贼,连申数枪,手不舍,竟死。丞以间得逸去。

③佘使三辅,遇韩户部叔阳田,亦称其馆人。云始韩以金华令入觐,过淮阴改陆车,辚辚从冰上行也。已,冰薄车破之,韩与馆人俱溺焉,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会傍有施绳钩下救者,缗且及馆人,号曰:“左被发而泅为令,救令有重赏。”救者乃移缗钩令起,宛转间,竟失馆人,弗及矣。 ④佘闻而悲其事,问二人姓名俱不得,以为恨。於乎,士居平诵说诗书,伸眉目、掀鼻、昂颊、鼓掌、称伏节者何限?一旦事起而抱首鼠窜相接也。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非其初许谬也,亦死生之际深矣。夫二馆人,鄙人耳。岂有师友讲义之素?其死亦岂遂以是为名哉!仓卒颠沛之际,达其一念所不容已者而已。夫达其所不容已而其究乃竟有所济,则不为徒死哉! (选自《弁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七)

[注][1]馆人: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2]比部:即刑部。[3]任兵宪环:指曾任按察佥事的任环。

[4]三辅:西汉时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的地区。[5]韩户部叔阳:指曾任户部郎中的韩叔阳。[6]缗:钓丝,绳。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 ⑵缗且及馆人 ⑶其究乃竟有所济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丞以间得逸去。

(2)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

19.选出加点字用法与“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馆人事,奇之”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 项( )。(2分)

A.遇辄鸟散走 B.雨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

C.丞上马则贼已刀尾之 D.冰薄车破之 E.余闻而悲其事

20.第②段的描述中,尤其体现出馆人舍生忘死的细节有 ,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1.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夫二馆人,鄙人耳”,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写这句话的目的所在。(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6题。(12分) 《呻吟语》原序 吕坤

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唯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吟,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复无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专。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痛年年,呻吟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心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余出《呻吟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吾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呻吟,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既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余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苟存,当求三年艾健,此馀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余也夫!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呻吟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22.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时之所以不传也 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 D.蚓无爪牙之利

23.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 。(2分) 24.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2分) 2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呻吟语》的原因。(3分) 26.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3分)

杨浦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寝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此二事均为治( ),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 ),其效可睹也。 17、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盗贼滋起 (2)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3)听从禽讨为效 (4)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 18、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B. 以避文法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唯蔽匿者乃罪之 而武帝之严 D. 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此二事均为治盗 19、下列选项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听群盗自相纠擿 B. 以避文法焉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 (2)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 21根据上文内容,文中空格处应填的词依次是( )、(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4分)

竹鹤轩记

广昌司训羊城李先生明之:笃学而好修者也。尝辟一轩,以为燕休之所。轩之前种竹数十个,庭中养二鹤,荫翠条而啄石苔。每烟雨之晨、风月之夕,静坐轩中,玩苍雪之纷霏,

招缟衣而起舞,辄欣然会于心,歌绿漪之《诗》,鼓《鸣皋》之曲,超然若出人世而立乎埃土之表者,乃名其曰“竹鹤”,因以自号“云间”。语予求记之。予惟植物之中,若松、若桧、若梅、若桂,皆可以供玩好,而先生独取于竹;飞物之中,鹏也,鹭也,孔雀之于黄鹂也,皆可以娱耳目,而先生独取于鹤,是盖有深意焉。非嗜好锁锁者可比也。夫竹之为物,疏简抗劲,不以春阳而荣,不以秋霜而悴,君子比节焉。鹤之为物,清远闲放,洁而不可污,介而不可狎,君子比德焉。先生取二物以名轩者,得不以是哉!夫人灵之万物者也,世之人于富贵贫贱、进退用舍之际,亦有不以炎凉而变其态如竹者乎?亦有轩昂超卓不为势力所羁如鹤者乎?宜乎先生有取于竹鹤而以自况也。先生曰:“是固然矣。然吾于竹鹤不徙嘉其节、尚其德而已。盍为吾更思之?”予曰:“我知之矣。《淇澳》之诗曰:?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盖兴君子有文也。先生有取于竹,非有取进德修业以成其斐然之文耶?《鹤鸣》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言诚之不可掩也。先生有取于鹤,非欲慎独存诚以究圣贤之心学耶?先生尝学《诗》矣,因观感以进德托兴,喻以示戒,是固诗人之旨也,然则名轩之义盖出于此乎?”先生谢曰:“得之矣。”乃书以记其轩。

22.文中表现“君子”的“德”是 (用文中的句子作答)(2分)

23.对“非有取进德修业以成其斐然之文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定要提高道德修养,钻研学问来成就自己卓著的文章。 B.不要有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来成就自己卓著的文章吧?

C.不是有提高道德修养,钻研学问来成就自己卓著文化在那个(的用意)吧? D.不是要把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去吧? 24.从全文看,划线句“是盖有深意焉”中的“深意”指: (3分) 25.请对文中画曲线句的语言特点进行赏析。(3分) 26.本文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均是记“轩”之文,但内容上有不同。请写出其不同处。(4分)

《竹鹤轩记》 《项脊轩志》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