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天津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十二五规划中有关经济发展概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近两年天津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十二五规划中有关经济发展概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924e0c76c66137ee061961

高。增加居委会办公经费,提升改造居委会办公条件,改扩建社区综合性服务设施15处、5511平方米,100平方米以上居委会达74%。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志愿服务,社会参与度逐步提高。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新建15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2个养老院,2个老年配餐服务中心。建成小围堤道等4个菜市场,13个早点加工配送中心,服务网点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群众生活更加方便。我区一次性拆迁面积最大、受益居民最多的民心工程——小海地小二楼拆迁工程全面启动,已动迁居民6115户,完成拆迁任务总量的70.25%。实现4片2.5万平方米老住宅供热补建,新增供热面积86.29万平方米,热化覆盖率达99.12%。河西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平安创建开创新局面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开创了基层基础巩固、维稳体系完善、应急保障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的崭新局面。

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与区人大、区政协的沟通、联系等工作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加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力度,受理办复代表建议84件、政协提案117件,解决率分别达88.1%和87.18%,解决率进一步提高。严格依法行政,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积极拓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民族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河西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区军休所被评为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

平安河西建设扎实推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大巡控”机制,开展打击“两抢两盗”、盗窃非机动车等专项行动,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非机动车盗窃案件的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狠抓交通安全工作,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加强公共安全保障,对学校、医院、高层建筑等公共场所电梯运行安全、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全区事故总量呈递减趋势,完成市下达考核指标。 积极推进管理创新,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深化效能建设,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对陈塘科技商务区建设等10项重点工作进行效能监察,政风行风明显改善。加强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为窗口的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审批时限缩短至3天以内。在区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综合考评中,河西区总分排名位居市内六区前列。在市区县投资环境评价调查中,河西区综合指标得分位居全市18个区县之首。

政府管理更加高效。加快推进数字河西工程,建设应急联动指挥、数字城管、政府服务热线、智能交通、政务一体化等系统。开通商务河西天津

CBD网站。完成全区90%路面影像数据的采集和真图影像系统平台的搭建,城市公共管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GPS车辆定位、城管通投入使用。 引才成效更加突出。制定并落实引才政策,引进清华大学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主动为大项目好项目搞好人才服务,全年引进各类人才4225名。 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新的一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区委九届九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规划立区、环境兴区、服务强区”的工作思路,以创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宜居城区”为奋斗目标,围绕“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属口径生产总值增长19%,商贸旅游业营业收入增长15%,区级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吸引外资实际利用额1.386亿美元,新增就业3.95万人。

迎难而上,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谋划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围绕天津市中心城区“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空间发展战略,加速小白楼地区开发建设,聚集更多的商务办公楼宇和中高端商业载体,使之成为城市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规划功能为依托,实施柳林——陈塘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陈塘科技商务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高地。依据市委市政府赋予河西区“市级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创意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区”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四区四带”八大功能区规划建设,引导企业向楼宇集中,产业向功能区聚集。高水平编制好河西区“十二五”规划。

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兴都市产业。做大做强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商务会展、中介咨询服务等优势行业;积极培育文艺展演、文化娱乐、文化创意、社区服务、培训服务等潜力行业;大力开发科技信息、研发设计、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等高端行业。全面提升商贸旅游业,加快海河旅游景观带项目建设,开发桂发祥、世纪天感工业旅游项目;打造天塔湖、莱茵小城、天津湾、挂甲寺等休闲旅游板块,建设人民公园周边H型特色商业街区、梅江新海湾商业中心;以友谊路的开发建设带动佟楼商圈的繁荣发展;开发夜市经济潜力,从时间上要空间、要效益;认真筹办“绿色食品推介会”,放大河西商业品牌效应。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驻区科研单位行业技术优势和各类科技服务实体的孵化功能。

推动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坚持项目建设与区域优势、产业类型和功能定位相结合,着眼于未来发展,加速陈塘科技商务区开发建设,按照园区整

体发展规划,加快土地收购整理和上市出让进度,高标准实施园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行政和商业服务。推动总投资228亿元的天津国际贸易中心、珠江友谊家园、天津湾二期、昆仑中心、富润中心、阳光家世界等大型综合性商务商贸载体的开工建设,提升高端商务载体功能。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效益。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驻外招商局和六个产业化办公室的作用,以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为重点,引进符合我区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优势企业。密切与各地驻津商会、市政府驻外机构和优秀中介单位的联系,形成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格局。做好招商项目的整理包装和前期组织工作,对区内资源实施战略整合。引进金融与新金融机构、知名餐饮品牌和高端文化娱乐旅游企业。高水平办好商务商贸节。加大对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和服务力度,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扩大直接监管,强化委托监管。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重点推进有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全覆盖、动态化的资产监管系统,强化存量国有资产的监管,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国有资产优化整合,提升融资平台功能。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成立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促进局,完善融资机制,着力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推进“万千百十”工程,为万家企业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帮助千家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题,培育百家标兵企业和5至10个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的骨干民营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继续加大财税征收力度,科学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坚持依法治税,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增强全民依法纳税意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好协税护税。搞好各种税收征稽管理,挖掘税源潜力,堵塞跑冒滴漏,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做到应收尽收。成立预算编审和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合理调度资金,努力实现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巩固和扩大工程项目公开招标范围,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运行。

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加速城市建设改造步伐。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拆迁项目17个,拆迁面积43.3万平方米,拆迁户数9158户。根据市里统一部署,高水平搞好市行政文化艺术中心周边地区统筹规划建设工作,完成小海地小二楼拆迁,启动造纸厂剩余房屋和地铁5、6号线相关拆迁项目。积极推进商务、住宅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360万平方米,竣工90万平方米。加快还迁安置房开工建设,完成大寺龙顺园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工程,确保

年底入住。推进陈塘科技商务区土地开发整理,实施陈塘地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洪泽路等4条道路的改造设计。

提高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干300天,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角落。重点实施道路硬化、管线入地、环境绿化、立面美化、设施完善5个方面综合整治。发挥城市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作用,完善数字化、网格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考核机制,落实“门前三包”、属地管理责任制,逐步实现政事企分开、干养管分离、责权利一致,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继续实施旧楼区综合整修、高层二次供水改造和楼房“平改坡”工程,完成32万平方米直管公产房修缮。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城区整体环境质量。

加快生态宜居城区建设。大力实施《河西区生态城区建设行动计划》,推动生态城区建设重点项目的落实,确保实现年度阶段性目标。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等环保工程,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加大减排项目监管力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跟随市热电企业供热干管延伸工程,对10吨/时以下21台燃煤小锅炉实施并网,所有新、改、扩燃烧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推广、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全面提升城区绿化养管水平,发展壮大园林经济,积极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新建绿地60万平方米,筹备创建国家园林城区申报工作。

以人为本,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以“服务居民、和谐稳定”为主题,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社区综合性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载体综合服务能力,力争拥有100平米以上综合性服务设施的居委会达到80%。办好市民学校,建成社区学院和20个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完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加强社区居委会队伍建设,面向社会招聘百名居委会专职干部,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培训、交流和表彰机制。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丰富服务内容,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继续推进便民早点工程,新建和改造3至5家标准化菜市场,创建5至8家示范菜市场,全面提升菜市场建设管理水平,形成河西品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用好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和社区便民服务等灵活就业岗位,重点解决“4050”、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安置。完成失业和在职各4000人的技能培训。落实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健全低保审批受理工作机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继续做好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落实残疾人保障制度,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争创全国教育先进区。落实“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