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模拟朝阳区初三一模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届中考模拟朝阳区初三一模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99b92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db

.

闭合开关S,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10V。 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42.如图34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

D是油缸,E是柱塞。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被提升的物体重104 N,B 1.2×物体匀速升高6 m用时2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求: F 求:(1)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 (2)滑轮组上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拉力的功率。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

C O E D A 图34

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0 1 2 3 4 5 答 案 D B B C B C B C D A C 二、多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16 17 ABD 18 CD 19 AB D C D B 答 案 ACD 三、实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20 B 25 D 21 A 26 ABD 22 AB 27 ABC 23 B 28(1) D .

24 ABC 28(2) B .

四、实验解答题(共30分) 29.(1)水平 161

(2) 50 (3) 1.1×103 30.(1)见图1 (2)2.5 0.5 5

S2 RX P (4分)

31.F=(-0.1N/cm3)V+8N 32.(1)电阻的大小

(2) 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3) 开关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33.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是否有关?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3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有关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35.(1)没有改变自变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改变了控制变量 “探头到水面的距离”;

(2)步骤②改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

为H1,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烧杯底部的距离L',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2分) (1分) (2分) (1分) (2分) (2分) (3分) (2分) 图1 (4分) h2,将L和h2记录在表格中。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36.L2两端的电压太小;

将这根完好的导线并联在L1两端时,观察L2是否发光。

.

.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37.实验步骤:

(1)将乙烧杯中的水倒入甲烧杯中一部分;用调好的测力计测出铁块A的重力G; (2)将测力计下的铁块A浸没在甲烧杯的水中(不接触容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3)将乙烧杯中水再倒入甲烧杯中一部分,将铁块A仍浸没在甲烧杯的水中(不接触容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 实验现象:

通过数据可发现:

(2分) F1= F2,根据F浮1=G-F1、F浮2=G-F2计算出浮力大小,可得F浮1= F浮2;

由此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无关,所以小阳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38.(1)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 按照图2连接电路,开关S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端; ②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分别

用U1、U2和U表示,并将U1、U2和U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U1、 U2和U,并记录在表

格中。

④ 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仿照步骤③再做四次实验;

R1 V (1分) V1 V2 R2 P S 图2

R3 (1分) (2分) ⑤ 计算六次实验的U1 +U2和并记录在表格中。 (3)实验数据记录表:

U1/V U2/V (U1+ U2)/V (1分) U,/V

.

.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 39.(1)电磁感应

(2)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3)反射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40.(1)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2)人站在地铁站内等车时,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3)完全抗磁性

(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六、计算题(共6分)

41. 解:(1)I=U2/ R2=10V/50Ω=0.2A

U1=I R1=0.2 A×10Ω=20V (2)P2=U2I =10V×0.2A=2W (其它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42. 解:(1)v=s/t=6m/20s=0.3m/s

(2)η=W有/W总=Gh/(Fnh)

F= G/(nη)=1.2×104N/(0.8×3)=5000N (3)P=Fv绳=F·3v=5000N×3×0.3m/s=4500W (其它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

(3分) (3分)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