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读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工程地质学读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b2304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c

工程地质学读书笔记

【篇一:土木工程地质读书笔记】

土木工程地质笔记 第一章

1、工程地质学包括: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三个基本部分

2、工程地质条件:①土 和岩石的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地形地貌④水文地质条件⑤不良的 地质现象⑥天然建筑材料

3、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地质法、试验方法、计算方法

4、矿物: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也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

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和化合物。

5、矿物按成因分类: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等;次生矿物,如高岭石;变质矿物,如蓝 晶石。

6、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1)自色2)他色3)假色(其中他色和假色对鉴定矿石没多大意

义)光泽:1)金属光泽2)半金属光泽3)非金属光泽。透明度:1)透明的2)半透明的3) 不透明的

7、矿物的力学性质:①硬度: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②解理:解理是指矿

物受打击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并形成光华平面的性质③断口:矿物在外力打击下,沿任意

方向发生的不规则裂口称为断口。

8、有些矿物还具有一些特性,如方铅矿具有脆性;自然银具有延展性;云母具有弹性,磁 铁矿具有磁性等

9、岩石:岩石是地壳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规律的集合体。

10、岩石按成因可将地壳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

12、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大类:(1)深成岩(2)浅成岩(3) 喷出岩

13、岩浆岩的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熔岩流、火山锥。

14、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下面几类: 1)酸性岩类(2)中性岩类(3)基性岩类 (4)超基性岩类

15、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1).结构: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

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2).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 和空间分布情况。

16、岩浆岩的结构:(1)全晶质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

17、岩浆岩的构造:(1)块状构造(2)流纹状构造: (3)气孔状构造(4)杏仁状构造

18、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19、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胶结物

20、沉积岩的结构:(1)碎屑结构 (2)泥质结构(3)结晶结构 (4)生物结构

21、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沉积

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22、层理类型:(a) 水平层理;(b) 斜层理;(c)交错层理 23、岩层的几种形态:(a) 正常层;(b) 夹层;(c) 变薄;(d) 尖灭;(e) 透镜体

24、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25、石灰岩在常温下遇稀盐酸剧烈起泡;泥灰岩遇稀盐酸起泡后留有泥点;白云岩在常温下

稀遇盐酸不起泡,但在加热或岩层粉末后则起泡

26、三、变质岩

27、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

烈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称变质岩

28、变质作用的因素1.高温2.高压3.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29、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2.动力变质作用3.区域变质作用

30、变质岩的结构:(1)变晶结构(2)变余结构(3)碎裂结构 31、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在空间排列关系的外貌特征。

32、变质岩的构造(1)片理状构造①板状构造②千枚状构造③片状构造④片麻状构造 (2)块状构造

3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

34、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软化性、岩石的抗冻性、岩石的吸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 溶解性

35、 岩石的力学性质:(1)岩石的变形指标: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泊松比(2)岩石的强

度指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36、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由岩石自身的内在条件所决定,

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另一方面是来自岩石的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水的影 响和风化作用等。

36、风化:风化是在温度、水、气体及生物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改变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 和构造的一种过程。

37、胶结连接的方式有:基底胶结、孔隙胶结和接触胶结三种。 38、一类是晶质连结的岩石,如大部分岩浆岩、变质岩和一部分沉积岩;另一类是由胶结物

连接的岩石,如大部分沉积岩。 第二章

1、地质作用: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地壳组成物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

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按其能源可分两种类型:1、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地震2、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3、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简称地史。

4、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 为岩层。

5、地层:在地质学中,把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岩层及其上覆堆积物称为那个时代的地 层。

6、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 。但一

般用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

7、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古生物法、标准地层对比法、地层层序法

8、 沉积岩接触关系主要有三种:(1)整合接触 (2)平行不整合接触(3)角度不整合接 触(

9、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1、接触关系1)侵入接触(2)沉积接触2.穿插关系

10、地质构造:(1)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2)褶皱构造(3)断裂构造

11、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 角来表示,称产状要素。

12、褶皱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变动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

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13、褶曲要素:轴、枢纽、核、翼、轴面、枢纽 13、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14、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可将褶曲分为 :(1)直立褶曲(2)倾斜褶曲(3)倒转褶曲(4)

平卧褶曲。(5)水平褶曲(6)倾伏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