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文言文总结(必修1-必修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文言文总结(必修1-必修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cc38b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6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课内部分 必修1 文言文3篇 《烛之武退秦师》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 2.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4.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形容词作动词,变薄 5.越国以鄙远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西 9.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0.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损 11.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 12.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使疲敝、损害 1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4.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 四、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现在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晋无礼”。) 译文: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节。 3.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六、名句默写 1.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颤,惧怕 4.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5.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顾 2.诚 3.使 4.兵 5.穷 6.引 7.见 8.乃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2.进兵北略地 名词作状语,向北 3.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4.箕踞以骂曰 名语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5.士皆垂泪涕泣 名词作动词,哭,流眼泪 6.又前而为歌曰 名词作动词,走向前 7.使使以闻大王 使动用法,使……知道 8.其人居远未来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远处 9.群臣怪之 意动用法,以……为奇 10.太子迟之 意动用法,以……为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窘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3.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方〉中医医生。 4.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5.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

6.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7.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同意。 今义:故意。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如今去了而不能返回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 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3.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 译文: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

4.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 译文:燕王亲自在廷堂上拜送。

5.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 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6.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 译文:秦王用千斤金的赏格购取他的头。 7.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8.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六、名句默写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鸿门宴》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2.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6.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谢 2.举 3.坐 4.胜 5.如 6.数 7.间 8.为 9.因 10.之 11.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作动词,称王 3.籍吏民 名词作动词,登记 4.道芷阳间行 名词作动词,取道 5.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作动词,惩罚 6.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8.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9.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用法,使……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用法,使……活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动用法,使……停止 1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用法,使……跟从 14.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作名词,老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