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 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文言文总结(必修1-必修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 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文言文总结(必修1-必修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cc38b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6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过秦论》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孝公既没 “没”通“殁”,死 2.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 3.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 2.及 3.北 4.制 5.亡 6.利 7.遗 8.度 9.乘 10.策 11.爱 12.致 13.延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登上 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3.将数百之众 名词作动词,率领 4.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 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6.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7.流血漂橹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8.序八州而朝同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9.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10.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11.吞二周而亡诸侯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12.以愚黔首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 13.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14.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使……后退 15.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4.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平常的人。

今义:①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②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

5.①于是六国之士……②于是从散约败;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④于是废先王之道。

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6.国家无事

古义:指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

今义:①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②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7.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判断句,“……者……”表判断。)

译文:这四位公子都是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实而讲信义,待人宽厚而又爱惜百姓,尊敬贤才而重用士人的人。

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状语后置,应为“非于九国之师抗”。) 译文:被征发去戍边的士卒,不能和强大的九国军队相匹敌。 3.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应为“十二金人”。) 译文:用来铸造十二尊铜人。

4.委命下吏。(省略句,应为“委命(于)下吏”。) 译文: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司法官吏。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

六、名句默写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师 2.传 3.道 4.之 5.其 6.乎 7.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吾师道也 名词作动词,学习 2.或师焉,或不焉 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作动词,从师 4.君子不齿 名词作动词,并列,排列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作动词,低于 6.则群聚而笑之 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7.吾从而师之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8.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9.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10.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11.惑而不从师 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 12.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4.不耻相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3.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4.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初等教育阶段。 5.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不一定。 今义:常用作副词,表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6.圣人之所以为圣 古义: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译文:不明白句读,不解决疑难问题。 3.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句为被动句,前一个“于”表被动;后一句为状语后置,应为“于余学”。) 译文: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六、名句默写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必修4 古诗文7篇 《柳永词两首》 名句默写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