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cfc31e10a6f524ccbf8529

答:经济学家们认为与下述因素有关:

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劳动力中不同的人口统计组别对失业率有不同影响。如果那些失业率较高的组别在劳动力中占很大的份额,自然失业率便会上升。实际情况表明,在劳动力结构中,妇女和表少年劳动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又不断地离开劳动力市场,这样较频繁地变换工作,使得的失业率逐步上升。

2)工资刚性程度增强。刚性工资往往阻碍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实现,从而提高了自然失业率。工资刚性一方面与最低工资立法有关,由于政府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因而提高了人们接受就业的工资标准,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失业;另一方面,也与工会在工谈判中的作用增大有关。失业与就业的空位并存现象。

3)失业保险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向失业者提供不同标准的失业救济金。这样,在一段时期内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满足,所以失业者在失业后并不急于寻找新的工作,而且由于失业救济金和最低工资的作用,对工作的要求也会更加苛刻。这一方面不利于人们积极寻找新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工作的搜寻过程有所延长,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4)结构性失业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传统行业衰萎,新兴行业则快速兴起,传统的劳动力教育和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时代需要,所以市场上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空位需要填补。由于短时间内无法将失业者培训成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所以失业在所难免。 6、(简述题、论述题)就业和失业状况与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密切联系: 答:就业和失业状况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

1)失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蒙受损失。就业是人们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失业,正常的收入就中断了,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进而家庭物质生活质量下降。这对于工期资收入阶层和贫困家庭来说,尤为重要。对他们而言,失业是“釜底抽薪”,特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失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失业者的生活水平会迅速下降。即使是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救济金也只能部分地弥补失业的损失,有些人甚至没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

一般说来,短期失业不会给人们带来很大损失。如果失业者家中还有其他人就业,则失业者困难程度相对来说会有所减轻。此外,如果失业者本来只是家庭中的次要劳动者,他们的失业虽使家庭收入减少,但不会使家庭生活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家庭的主要收入者失业,而且失业的持续时间很长,那么失业者的境遇就会十分困难。失业者要维持原来的生活标准,就要动用存款;如果他们不能很快就业,以往的程累可能会荡然无存,若失业持续一定的时期,则的失业救济金也会被取消,从而的失业者不得不求助于社会救济,沦为贫困者。

2)失业者将承担极大的心理负担。失业除了影响家庭经济生活外,也会影响失业者的心理状态,对那些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撑者来说,失业的心理打击更大。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地位主要由他的工作和收入状况来决定,失业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期失业可能还会使他们不得不求助亲朋好友,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也要受到影响,这些都会加重失业者的心理负担。

3)失业也使人们的劳动技能有所退化,加剧了再就业的难度。当然,短期的失业对劳动技能并无明显影响,但如果失业期限较长,容易使人们受挫,转变成沮丧求业者,久而久之,劳动技能退化,使再就业受到很大影响。

4)失业率的高低与精神病障碍、自杀、离婚等社会问题发生的频率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此外,失业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在失业率较高时期,犯罪率通常呈上升态势,吸毒现象也比较严重。凡此种种,都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所必须承担的社会成本。 正因为如此,各国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家都将促进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

政策目标加以考虑。 7、(名词)就业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 8、(简述)萨伊的就业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答:1)在正常情况下,依靠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地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所消灭。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偏离均衡的现象是暂时的,是不正常的,因此失业不是内在的。

3) 萨伊法则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9、(论述)凯恩斯的就业观点。

答:1)认为有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由于来自其他市场的限制,劳动力市场上还会出现工人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厂商,厂商从其意愿来讲也愿意能在现行货币工资下增雇这些工人,但实际成交水平,即实际就业水平却达不到双方所希望的就业水平形成的失业。 2)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消减货币工资来解决。因为货币工资的下降会导致价格的下降,价格的下降说明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并未改变,而就业的扩大,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以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为前提的,因些仅货币工资下降,就业不一定会扩大。

3)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三大基本规律的作用,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产品无销路,工资再低,雇主也不会多雇工人。

10、P289(简述题、论述题)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的解决对策: 答: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构成了凯恩斯主义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中理论为依据,认为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本身往往不能使国民经济保持充分就业均衡。只有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才能刺激需求、扩大就业、减少失业,以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凯恩斯提出了医治需求不足、达到充分就业的解决对策。

1)摒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政府职能,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一系列措施,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放弃节约原则,鼓励消费。

3)应该采取增加投资与提高消费双管齐下的方法刺激需求,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应主要实行投资社会化,由国家总揽投资。

4)通过实行增加政府开支、发行公债、赤字财政和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以刺激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对付经济危机,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

11、P289 (名词解释)菲利浦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12、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彼此是逆相关或负相关的。 13、P291 见图8—3

图8—3中,SPC1和SPC2为不同的短期菲利浦斯曲线,LPC为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

一条从自然失业率u出发的垂直线,说明长期中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交替关系。

14、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色:⑴阶段性鲜明(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⑵速度快、15、(多选)失业的类型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16、(名词)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17、摩擦性失业的特点:⑴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⑵失业期限较短。

18、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⑴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⑵信息是否完善。⑶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 19、(名词)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表现在技能结构失衡、文化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等许多方面。

20、结构性失业的特点:⑴具有明显的群体性。⑵失业周期较长

21、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⑴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

⑵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

22、失业者很难顺利地跨区域转移是因为:⑴信息不完备。⑵举家迁移的费用较高。⑶迁移者的心理负担较重。 23、(名词)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24、周期性失业的特点:⑴周期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

⑵与国民经济的高涨、衰落,或者说与经济周期的变动密切相关。 ⑶周期性失业是失业中数量最大、最常见、最难以驾驭的一种类型。 ⑷轩经济周期深度不同,各个周期的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

⑸周期性失业具有普遍性,一经发生可能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25、周期性失业的主要原因:⑴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⑵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性。⑶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26、(名词)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尽管这种失业不以社会上存在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失业实质已存在,社会上却看不到,应有的失业人口被隐藏到企业内或土地上去了。

27、隐性失业的特征:⑴表面上就业。⑵无法准确识别

28、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⑴与公开性失业相同的原因。⑵不同于公开性失业的原因,它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要用政府行为来解释。 29、(名词)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30、(论述)中国目前失业原因分析?

答: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产生的,此外,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等类型也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⑴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是一个人口和劳动力过剩的经济。 ⑵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提供新的就业机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基本建设,而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有效资本稀缺的国家。

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长期以来,农村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快于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均耕地日益锐减,同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排斥劳动力。 ⑷隐性失业显性化。

第九章 人力资本投资 1、(名词)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从价值的角度看,表现为任何个人对自身进行的知识、技能、智力和健康的投入。

2、人力资本的特点:⑴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⑵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备转让或继承的属性。

3、人力资本投资有以下几种形式:⑴各级正规教育,⑵职业技术培训,⑶健康保健,⑷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4、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⑴投资收益的广泛性;⑵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⑶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5、(名词)现值:是指未来一定量的价值相当于现在多少价值。它所隐含的基本经济含义是,在确定的情况下,一定量的货币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等于该资产所产生的收入流量的现值的价值总和,即未来获得的任何货币数量都小于目前时期的同等数量。 6、投资净现值(NPV)

⑴如果NPV>O,那么,教育投资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⑵如果NPV=O,那么,接受教育没有十分必要。

⑶如果NPV

7、培训的成本包括:⑴受训者所需的直接货币成本以及培训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成本。

⑵实施培训的机会成本。

⑶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员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

8、员工在培训期间的边际劳动产品价值(VMPu)低于未接受培训的员工的边际劳动产品价值(VMPa’),而员工在接受培训以后,其边际劳动产品价值则高于未受过培训的员工的边际劳动产品价值(VMPu’>VMPa’)。如果工资率低于边际劳动产品价值,员工可能在接受完培训后就流向其他企业。在员工为企业服务的年限内,只有当其接受培训的净现值大于零时,他才会接受培训。

9、劳动力流动的类型:⑴工作岗位之间的流动;⑵职业之间的流动;⑶地域之间的流动;⑷地域和职业之间同时发生的流动 10、(名词)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 11、(简答)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答:⑴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⑵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 ⑶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⑷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12、(多选)劳动力流动所涉及的主要成本通常包括:⑴交通费;⑵搬家费;⑶在流动过程中所放弃的收入;⑷离开家庭和朋友所带来的心理损失;⑸资历和养老金的损失。 13、(论述)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⑴年龄

⑵家庭 ⑶教育

⑷流动的距离 ⑸失业率

⑹职业许可制度

⑺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