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22份合集)湖南省长沙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语文试卷22份合集)湖南省长沙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3fd1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e

15.小说第②段对全文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说明。(4分)

▲ 16.联系上下文,说说小说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哑巴的手轻轻拉动,锋利的刮胡刀稳稳贴在脸上,刷刷地把胡子齐根刮掉,脸稍微有点酥酥的感觉,很舒服。 ........ ▲

17.下面两句话都是哑巴给人理完发后的表现,结合全文,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哑巴当时怎样的心态?(4分)

①有人朝他竖着大拇指夸他,他会咿咿呀呀地也朝夸他的人竖起大拇指。 ②哑巴咿咿呀呀,也朝老张头竖大拇指。

▲ 18.小说第⑧段为什么要叙写老张头死后村里人对哑巴的议论?(3分)

▲ 19.哑巴离世时做了哪些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4分)

第三部分 (60分)

20.作文。(60分)

请以“只要心中有追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6分) (1)弦、浸(2分) (2)A凝固、B飘荡(2分) (3)①去掉“通过”或“使”。 ②“探讨”和“窥视”调换

位置。(2分) 2.(10分) ①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②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③老骥伏枥,壮心不已;④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⑤柳暗花明又一村;⑥在河之洲,君子好逑;⑦横无际涯,朝晖夕阴;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5分) (1)①拒绝将对方所有军舰拖回来,使其成为一个省(格列佛不同意国王灭掉不来斯古国的命令);②格列佛用小便灭了皇后寝宫的火,皇后以为耻;③财政大臣佛林奈浦怀疑妻子爱上格列佛;④还有财政大臣和海军大臣的嫉妒,一起以叛国罪弹劾格列佛。(写出其中三点得3分)(2)B(2分)

4.(3分) (1)讽刺了国人出境游不注重文明礼仪。(1分) (2)在赛场上中国队虽然以2比3输给韩国队,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文明礼仪,遵守社会公德,赢得世人尊重。(得2分)在赛场上中国队虽然以2比3输给韩国队,中国球迷分工明确地捡起现场垃圾。(得1分)

5.(2分)引用典故,(1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 6.B (2分)

7.(3分)同:都抒发了诗人功业难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苦闷。(1分)异:《行》面对挫折,仍然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1分)《宣》面对挫折,略显消极,有避世思想。(1分) 8.A(2分) 9.D(2分)

10.(4分) (1)我实在没有德行,齐军有什么罪?(2分) (2)君子因此赞美鲁庄公。(2分)

11.(5分)甲文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鲁庄公执法公平,能够取信于民,“得道多助”;知人善任,任用曹刿;曹刿指

挥有方,有军事谋略。(一点1分,共3分)乙文没有出兵的原因是鲁庄公认为自己没有德行,齐军并没有罪。如果讨伐齐师,师出无名。(2分)

[译文]夏,鲁、齐两国军队围攻郕国,郕国战败向齐军投降。鲁国的仲庆父请求攻打齐军,鲁庄公说:“不能这样,我实在没有德行,齐军有什么罪呢?罪是由我引起的。《夏书》说‘皋陶努力培育德行,具备了德行,别人自然降服。’我们还是姑且致力培养德行,以等待别人降服的时机吧!”秋,鲁军回国。君子因此而赞美鲁庄公。 12.(3分) (1)逐步引出下文对磨难的议论;(2)详写梧桐树历尽艰辛成为良材,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只有经历磨难才

能有所成就的论点;(3)引用名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点1分,意到即可,共3分)

13.(3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1分)通过引用曾国藩的话,把能自守者终能成功与不能自守者无法成功进行对比,

突出论证了“人若想有大的成就需经磨难”的观点,增加说服力。(2分)

14.(2分)我们大多注意事物的表面的辉煌与成就,(1分)却往往会忽略其背后的种种磨难与艰辛。(1分)

15.(4分)哑巴从小就开始给父亲打下手,后来子承父业,为下文哑巴理发的认真、专业提供依据;(2分)哑巴在父亲死

后就守着老屋当理发匠,不再外出,为写后来哑巴因为没人来理发而失落乃至自杀埋下伏笔。(2分)

16.(3分)运用叠词,强调哑巴刮胡子时动作的娴熟(1分),以及顾客那种舒服的感觉(1分),突出了哑巴理发技艺的高

超(1分),可谓绝活。

17.(4分)①表现了哑巴被人称赞后感觉自己很有对大家很有用,内心很高兴。(2分)②表现出哑巴因为越来越少的人

来理发的失落,只有老张头来照顾他生意时对他的感激。(2分)

18.(3分)表明村民根本不了解哑巴,漠视哑巴的尊严,对哑巴只有同情没有尊重。(2分)进一步衬托出哑巴的悲惨结

局。(1分)

19.(4分)哑巴给自己理了发,还把理发工具摆的整整齐齐。(1分)作者的用意:体现了他理发师的身份,表达他对这

份职业的热爱;突出了哑巴因为无人欣赏他理发技艺的失落;反映出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中的隔膜,缺乏人性关怀;表明了哑巴对生命尊严的追求,呼吁人们提高对生命尊严的认识。(3分,一点给1分)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下面一幅书法作品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洛神赋》选帖。赵孟頫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下列对这幅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是赵孟頫行书代表作,字体行中兼楷,博采众长,用笔精到。 B. 这幅作品笔法蕴藉沉稳,酣墨淋漓,具有不激不厉的平和书风。 C.字的结构端正匀称,点画比较丰腴,端美中具俯仰生姿的体势。 D.这幅作品运笔圆润灵秀,优美潇洒,圆活遒媚;布局疏密有致。 2.下面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诗歌《白马篇》(节选),诗歌描写的是边塞游侠少年形象。下列对其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 “剽”字的读音是:piāo 。“卑”字共8画,第五画是横。

B. “狡捷”二句,诗人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 C. “弃身”四句,诗人运用反问手法,揭示出游侠儿具有崇高思想品德的内心世界。

D. “捐躯”二句,诗人以比喻手法表现游侠儿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待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一样。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共5分)

魏晋是一个特例独行的时代,是一个真性情的时代,是一个真正文人的时代。魏晋犹如一颗明珠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闪光。 “魏晋风骨,风流天下”。 中国历史上的才子与魏晋的才子有着触目惊心的不同,他们率性自然,任性而为,活的真实,活的绚烂! 魏晋名士,魏晋风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仰视。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即便悲哀、消沉,但心中却永不放弃,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 ① 总是显得那么另类,那么格格不入, ②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③ 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 (1)文中划曲线句表达不当,请根据文意修改这个句子。(2分) 答:

(2)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3分)

4.下面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语句,对其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选自《范爱农》

B.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选自《狗·猫·鼠》 D.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选自《藤野先生》 5.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主要讲述 号潜艇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下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