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过零丁洋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5a90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8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痴如醉的艺术神魔,它就是古代诗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补充简介作者及背景知识。

你对文天祥了解多少?学生说出作者简介。而后,我课件展示文天祥的简介和写作背景。

二、分板块研读:《过零丁洋》 第一板块:读“零丁”之诗 诵读 :

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 把握语速、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老师巡回,并予以朗读技巧的个别指点。(1、正音,2、押韵,3、韵脚“经”、

“星”、“萍”、“丁”、“青”,4、节奏223,)

2、齐读。

听名家朗读,学生调整自己对诗歌的朗读处理。

3、老师提出“诵诗擂台赛”。男女生各出一名代表,老师也可友情表演。然后学生评判哪位朗读时情感把握与再现最佳,并说明理由。

4、适时采访优胜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沉郁悲壮。 第二板块:说“零丁”之事 1、讲叙文本故事。 根据提示补充故事情节 2、出示译文总结

律诗,最要紧的是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想领悟作者的情感,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是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 首先请同学逐字来解释首联。

“辛苦是艰苦的生活,遭逢是遭遇提拔,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经典。干戈是兵器,寥落是稀少,四周星,是四年。” 谁来把诗的首联来翻译一下。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薄落的兵力与元军苦战四年。”语文课本上有这两句话的解释。

“同学们,诗的语言是华美的,我们这样翻译已经不能表现诗的意蕴了,我想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诗的意蕴。如何翻译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1.正确释字,诗意扩充。2.语言凝练、尽量押韵。”文章的韵脚那几个字要放到诗意翻译的句子的后面。我给大家做个示例。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歇。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做到疏通诗意,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接着研读课文,悟情领意。我采用师生对话的方法

3、再读诗歌,读透事件内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请同学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

文天祥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第二年在殿试中,被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状元。

(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抗元,次年与元军讲和时被扣留。元方多次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辛苦”、“寥落”。

诗中的“经”具体指哪些儒家经典?

主要指儒学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可以这样说,作者心中充满了------ 学生抢着说除了悲苦。

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读得感情充沛,读出了一种悲苦的味道。)接着我补充“干”“戈”的意思,并说了本来是兵器,这里指战争。还让学生说带“戈”的成语。谈到星的时候,我让学生说带星的诗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②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这里借用两个意象来进行抒情。(饱含情感的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柳絮”、“浮萍”。

柳絮,大家非常熟悉,微风一起,四处飘零,落在地上,任人踩踏。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所以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

老师很想说,在那时那地,元兵的铁骑在南宋的土地上恣意的践踏,南宋的大好河山处处受元兵蹂躏。

浮萍是什么?它与柳絮有什么共同之处? 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方向。

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这两句诗句都以比喻的方式(对偶)写国势和身世,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国破家亡的悲哀。

如果说首联是悲苦之情,那么颔联就是同学们说的悲哀之情。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你能来试试吗?

语速还要慢一点,再来一次。好,这一次真的读出了情感。

③ 颈联中“惶恐”、“零丁” 有何含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找学生读颈联

两个惶恐和零丁一样吗?

第一个惶恐是惶恐滩,第二个惶恐是心情,第一个零丁是零丁洋,第二个零丁是孤苦伶仃。

惶恐滩是赣江十八险滩之一,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当诗人遇到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时候,往往会生发奇文妙句。杜甫就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白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

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1277年兵败后途经此地,可见诗人在追忆往事)前面是大海,后面是追兵,可以想象当时作者的境况。

被押解到零丁洋。(1279年,作为俘虏被押解途径此处,写现状) “说惶恐”表示自己当时,对国家举步维艰的忧惧不安。

“叹零丁”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深感孤苦零丁。

其时,当时诗人真正是家破人亡,妻子,女儿背元兵俘虏做宫役,诗人说自己是雨中萍,其实,我感觉诗人处境比水中萍更坏。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学生朗读

同学们要注意,“说惶恐”、“叹零丁”应重读,读出重音。

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报定了必死的决心。

第三板块:解“零丁”之旨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师生齐读尾联。) 1、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誓死报国的精神。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崇高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

丹心是什么? 红心

还指什么?

赤诚的心,忠诚于国家的心。 汗青呢?

史册,古代书籍是在竹上写文章,然而,在竹上书写之前要杀青的,所以叫汗青。

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再次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