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今年最高收视率的女排,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采访今年最高收视率的女排,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99e1b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8

采访今年最高收视率的女排,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

一键下单新刊「郎平的价值」

以前看郎平讲她在美国当女排主教练的感受,有一个细节印象极为深刻。某次世界大赛的集训前,她还在为队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个人主义而烦恼,可到了场上,这些美国女孩的表现却让她大吃一惊,她们不仅完全理解了教练的意图,甚至发挥得连郎平自己都不敢相信。这让郎平特别感慨,美国人的体育素养的确出众,转而对比中国女排队员一贯的刻苦与伤病,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2013年7月22日,郎平在女排身体训练馆指导队员训练去年世界杯夺冠后,我因为要采访朱婷,去体育总局的训练馆里观摩了一场女排的训练课。去的时候姑娘们正在做热身,但是却看不到任何一个单纯的挥臂、压腿或活动手脚腕的动作,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她们带着排球从场地的一侧翻滚、跳跃,两两合作将球运到场地的另一侧,看起来更像是健身房里一堂完整的普拉提或是其他什么课程。带队做热身的是郎平从美国请来的体能师Ratt,那次训练课是国家队解散前的最后一堂课,之后队员们将回到各自的省队参加排球联赛,课后Ratt发给每人一份资料,是他针对每个人的位置和身体状况制定的个性化体能训练动作,队员们可以在离开国家队期间利用这份资料保护自己不受伤,同时提高体能。

中国女排体能师拉特·拉尔森(黄宇 摄)这让我感觉到中国女排的确不一样了。从老女排时代的“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到陈忠和时期女排“黄金一代”带着满身伤病在辉煌中谢幕,女排一直都是中国人顽强拼搏精神的缩影。而到了郎平的时代,在顽强拼搏的内核之上,似乎又包裹了一些不同的东西,除了她引进的体能康复师和美国专业的运动外科手术医生,这位退役后勇敢选择海外留学,在世界排坛积累丰富执教经验的铁娘子,保留了传统,却冲破了桎梏,她所带来的来自世界最先进的排球思想与运动理论,让中国女排在现代体育道路上迈开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2014年8月23日,在日本东京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对阵土耳其队的比赛中,郎平坐在场边记录战况在此次里约奥运会夺冠之后,我们决定以一期封面报道来解释郎平和女排缔造的传奇,并且探究郎平作为主教练和中国体育人,她的价值几何,而女排此次夺冠,又对中国体育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作为中国女排主力队员时的郎平“郎平是唯一的。”这是同事李翊对郎平的判断。老女排里只有她一人仍活跃在一线,当然更没有人像她一样在海外带领若干球队夺冠。等她回来,对队员的要求依然重在细节,唯有像前辈那样打实基本功才有夺冠的根基。但一切的前提,是队员如何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如何减少伤病和保持最佳的训练强度,这是她在海外

执教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她构建了一支体量增大的国家队,每年进国家队受训的运动员超过40人,而以前国家队的人数只有16-18人。据跟她一起共事过的教练们讲,这是郎平在海外执教时时常遭遇的无奈,但队员的流动性也让她开始反思其中的好处,回到国家队,这便成了训练的常态。2016年5月9日,中国女排在北京光彩体育馆与泰国国家女排进行教学赛。图为中国女排助理教练安家杰在布置战术郎平在出任主教练之前跟排管中心进行博弈,获得了后者的全力支持,于是我们看到按照她的意愿组建的强大教练员团队。此次里约奥运会,运动员12人,教练员却有13人,这是从前无法想象,同时中国代表团其他队伍都无法达到的优渥条件。还有为比赛期间训练专门租用的训练场,最后顺利战胜小组赛曾输球的塞尔维亚,教练组分析说,这与我们持续训练,保持高昂的竞技状态关系密切。

8月23日,中国女排荣耀归国,众多球迷在机场迎接,场面热烈。图为朱婷在世界女排呈现出高度男子化打法的潮流和未来走势中,中国女排队员的身高达到了世界第一,这保证了我们在网前争夺的优势。郎平在坚持“高大化”选材的过程中,发掘出一批前途无量的90后高妹,朱婷、张常宁、袁心玥等20岁上下的一批新人,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已经迅速成长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而在这其中,朱婷称得上是中国队的超级球星,这位来自河南农村的质朴姑娘,永远是训练

场上最刻苦练习的那一个,而在郎平的保护下,她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都非常乐观,今年通过郎平的努力,她还获得了去土耳其排球俱乐部打球的机会。在未来,我们在这个屡获MVP称号的优秀主攻手身上必将看到更多惊喜,包括整支球队,未来将更值得期待,因为郎平在建队时就说过,她的目标是八年之后,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 本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专业主义的胜利:郎平的价值(李翊) 郎平:全球资源与中国合力(李翊)中国女排的成长之道(吴丽玮)朱婷:草根天才与第一主攻(程磊)张常宁:美少女学霸偏爱打排球(程磊)惠若琪:超人气队长(徐文奇)刘晓彤:奇兵与边缘人(徐文奇)袁心玥:海豚音小苹果(徐文奇)颜妮:最老的新队员(刘周岩)徐云丽:十年等一枚金牌(周缘)杨方旭:金牌好重(刘周岩)龚翔宇:一切才刚开始(周缘)魏秋月:信任的力量(徐文奇)丁霞:小蚂蚁传奇(徐文奇)林莉:最佳自由人(刘周岩)

女排与我,我为什么爱女排?(田宗琦)那些功勋队员们的后来(整理:刘周岩)

| 社会 |调查:清东陵盗案:疑云与困局(邱杨)调查:田野上的瑰宝:野外文物(王丹阳)人物:张玉蛟:放疗,精准医疗的重要战场(吴琪)专访:1.6万亿投资能否振兴东北?(付晓英、陶玉荣)家园:朱松林,修复恐龙(艾江涛)

| 经济 |市场分析:国企员工持股谨慎试水(谢九)收藏:择善珍藏(李晶晶)| 文化 |话题:爱情关系中的扭曲和平衡(张月寒)艺术:当代艺术,激活城市的一种方式(薛芃)电影:乌托邦式的宇宙探索(宋诗婷)音乐: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黑麦、驳静)设计:隈研吾:木与绿(葛维樱)时尚:索尼亚·里基尔:“针织女王”的谢幕(何潇)时尚:轻食,易于粘贴的健康标签(杨聃)思想:愤怒的局限(薛巍)书评:菲尔普斯为什么能拿那么多金牌?(薄三郎)书与人:依然要赞美身体——专访美国诗人莎朗·奥兹(孙若茜)| 专栏 |邢海洋:养老金统筹的公平与不公张斌:那些升值的奥运奖牌宋晓军:军事优势与财政预算朱德庸:大家都有病朱伟:韩少功:仍有人仰望星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