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4-2015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bc6e5e915f804d2b16c1f1

1、通过量、剪、拼、折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发现规律,主动推导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

2、在操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讨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这节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一样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学质疑:小研究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个角,这几个角的度数的和,我们称之为内角和。 2、自己准备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量一量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再算一算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填写下表:

∠1 ∠2 ∠3 内角和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我的发现: 我的问题:

你还可以有别的方法求三角形的内角和吗?试一试? 三、小组互助:

带着自己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交流,互相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同时,组长记录下小组的共同看法和问题。(教师巡视了解) 四、交流提升:

1、师:刚才,我们已经就课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交流,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发现,也一定有很多的疑惑,下面我们就在全班交流交流吧! 展示交流:

交流你们的发现和问题。这样学生更能明确要交流的问题,也避免浪费时间。 请一个小组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听,及时进行点评、补充或修改,教师随机进行点拨。) 预设: (1)、你们组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发现......】

学生可能说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非常接近180°,或者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等。

老师可以追问:有的是180°,有的比180°稍微小些,有的稍微大些,但接近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猜测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 (3)引导学生用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方法验证。【课件展示点拨】 (4)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五、达标测试: 1、做一做: 课本36页第2题 2、判断:

钝角三角形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小于90°。 ( ) 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两个锐角。 ( ) 一个钝角三角形最少有一个钝角。 ( ) 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3、辨一辨:下面的说法对吗? ( ) 播放课件

详细内容说明: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一个小的锐角三角形很委屈的样子说:“是这样吗?”(它们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故事中到底谁说得对呢?谁来解释解释? 六、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那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探究的?

第四单元 信息窗2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解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重 点:正确熟练的运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明确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解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正确熟练的运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 自主整理: (一)自主梳理: (二)回顾再现

1、探究三角形三个角的三条边的关系

1)集体交流(让不同方法的同学展示交流自己的发现) 2)研讨: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就摆不成三角 形?

3)小节: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否则就摆不成三角形 2、(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 小组整理: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进行组员交流,并把小组存在的共同问题或者是典型的问题统计好,为班内交流做准备。 四、 交流提升:

1、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2、 教师点拨提升。组组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梳理三角形内角和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3、 针对性练习。根据本课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计练习题,并强化训练。 五、 达标测试 1、基本练习

第36页的第1、2题(比一比,赛一赛)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生各抒已见,优化解法 2、综合练习

第36页的第3、4题 3、提高性练习

第36页第6、7、8、9题 六、 总结反思:

第四单元信息窗三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作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5、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不同方法作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课前探究:

1、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2、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

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提升

交流展示:(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进行点评、补充完善、修改错误并说明理由。教师随机点拨)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3)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