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育文选》选目汇总-201108(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西方美育文选》选目汇总-201108(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cf19e7a1c7aa00b52acbdc

主体还必须吧一种客观的协调关系引入风景,对它进行第二次描述,因为一切真正的风景既存在于我们的外部,又存在于我们的内部,需要观赏的人来同它合作。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501—541

《从社会学观点看艺术》 约30000字

二、英国:

1、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

《文学传记》想象有第一性和第二性之分:前者包括知觉、理解;后者包括自觉、意志,乃前者的回声。诗才的任务在于统一两者。诗人、艺术家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自然和内在意志、感情之间起中介作用。他的艺术品就是自我与外在世界相契合的产物。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32—34

《文学传记》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约1500字

2、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

《作为诗人的英雄:但丁;莎士比亚》为《论英雄、英雄崇拜与历史上的英雄事迹》的第三篇。本书摘译部分大致有如下观点:世上万物之中存在着神圣的奥秘,先知从道德角度、诗人从审美角度深入其间,加以把握揭示。两者都参与了“公开的秘密”,本质上是一个人;诗人内心的音乐性、诗句的音乐性以及作品概念的音乐性构成诗意,所谓诗人,就是以音乐性的思想进行思考、体现天体和谐的人;审美应排除浅尝主义以及迷信表象的怀疑主义,代之以对事物本身的明确信仰与纯粹的审美情趣。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46—52

《作为诗人的英雄:但丁;莎士比亚》 约4500字

3、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谎言的衰落》出自《心意集》,王尔德通过他人之口,描述艺术创作的想象犹如梦幻,与其说艺术模仿生活,不如说生活模仿艺术,而“美”也就在后一种模仿中。因此,艺术的对象“美而不真”,艺术等于“谎言”,也就等于“美”,“谎言的衰落”意味着“美”之“消逝”。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211—215

《谎言的衰落》 约2500字

4、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

《论生命力之美》出自《近代画家》,认为自然界的有机形式之所以能提供美的愉悦,在于有机形式所含有的生命力,若从功利角度把自然物加以分解和理解,那么美便不复存在;

认为人的智力与道德感会刻磨人的容貌,使人发出理想的光辉,这比完美的身体形式更纯粹更高尚,而联想以及人对自然的感受都与此有关。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55—59

《论生命力之美》 约2500字

5、斯宾塞(1820-1903)

1861年《教育论》: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审美教育放在最后一位,只是与闲暇休息和娱乐有关的知识。 版本待定

6、莫里斯(1834-1896)

《艺术讲演录》:艺术具有教育功能。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对于每一个新的时代都有教益。因为艺术作品的内部具有灵魂,具有深刻的思想,因而它能够给人以启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同时,艺术也具有使人快乐的作用,艺术是人类劳动的“神圣安慰”,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 版本待定

7、浮龙·李(1856-1935)

《美与丑》:线形运动说。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人物运动”感觉的“线形运动”感觉,必然会“把我们生命的各种形态,把我们的运动、欲求、意图、意志和性格,归因于各种线条和音调的组合,从而说明了我们为什么喜欢某些形相,而不喜欢另外一些形相。” 版本待定

三、美国:

1、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心灵表现说,把艺术看成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关于艺术的目的,爱默生认为主要在于审美教育和振奋人心。艺术是一种美的创造,其职能应当是通过审美教育,使欣赏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艺术家具有深刻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能直接突入单纯的真实的东西,他们表现的是常事常理,所以伟大的艺术作品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这些都将给欣赏者的审美能力以巨大影响。 (1)爱默生:《自然沉思录:爱默生自主自助集》,博凡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16—26

美 将美的特征分为三种形式:

对诸种自然形式的简单的感知可以产生一种愉悦感;

一种较高级的成分,也就是说,一种精神的成分对于美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 当世界成为心智的一个对象时,世界也具有一种美。 约5000字 (2)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624—635

《论艺术》 约8000字

2、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

《小说的艺术》有以下论点:小说的目的是再现人生,起到教育或娱乐的作用。评价形式的标准是它所表现的事实。艺术手法属于作者个人。小说是个人对于人生的直接印象,印象的深度决定小说价值的大小,因此,小说家对人生应尽量保持完整的感觉、印象和经验,并“真实”地按照“原样”来描写它们,小说的主题和主题的价值即由此决定。读者对主题表示喜欢或不喜欢,他们的选择常常是由经验来决定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能过分考虑有意识的道德目的,也不能过多地考虑作品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的,要努力去抓住人生本来的色彩,才能使作品尽量达到完美。评判小说,主要看她能否吸引人。人性是无边无际的,现实形式是无穷的,经验也是无限的。经验可以由印象加上想象转化为形象而构成,换言之,印象就是“经验”,所以要求写作者根据经验来写。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669—692

《小说的艺术》 约17000字

四、芬兰

希尔恩(Yrjo Hirn, 1870-1952)

《艺术的起源》第六章指出,艺术在其最内在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活动。艺术冲动与社会性的情感表现活动密切联系。动物就会通过情感的共同表现去寻找同伴,对于社会表现的渴望这样基本冲动的一个更高的发展,促使人类艺术活动的产生。 蒋孔阳主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P706—717

《艺术的起源》第六章 约7000字

第四卷 20世纪

20世纪下半叶部分(李兵)

[前苏联]德廖莫夫等:《美育原理》(1975),吴式颖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前苏联]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1983),吴启元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1985),章艳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1946),吕万和等译,_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英]Berger, John (1972). Ways of Seeing. Londo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nd Penguin Books. [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1975-1982),张志扬等译,三联书店1991年。

《真理与方法》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1968),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1960 [美]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许春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巴什拉:《梦想的诗学》(1960),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1986),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1993),李中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1980),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1970),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1941)(论文) 阿多诺:《现代音乐的哲学》(1949) 《论音乐的拜物特性及听觉的退化》(未译) 《如何看电视》(未译) 《文学笔记》(未译)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1954),縢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阿恩海姆等:《艺术的心理世界》1966 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1998,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1950),范景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布尔迪厄:《区分》(1979) 布尔迪厄:《摄影:中等品味的艺术》(1965年),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1979) 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1989),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1988?),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1971)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63)

Roland Barthes. Image-Music-Text[C], ed. and trans. Stephen Heath.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1957)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1),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交往行为理论》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1960?)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1970) 约翰·斯特罗克:《结构主义以来》(1979)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1985) 伊莱恩·肖瓦尔特:《女性主义与文学》,戴阿宝译,载于《外国文学》1996。 德里达:《论文字学》(1967) 波伏娃:《第二性》(1949) 卡西尔:《人论》(1944)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1950) 拉康:《拉康文集》,(1966)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1956) 萨特:《什么是文学》(1947) 萨义德:《东方学》(1978) 德勒兹:《电影》(1983) 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 凡蒂莫:《现代性的终结》(1985) 迪基:《艺术界》(1984) 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1989) 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1995 勒维纳斯:《塔木德四讲》(1968) 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1993 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1992 谢泼德:《美学》1987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2003、《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1999? 巴塔耶:《文学与恶》1957 于连:《本质或裸体》2000 特里林:《诚与真》1970、《超越文化》 叶果洛夫:《美学问题》1974 奥尼尔:《论悲剧》(见《美国作家论文学》1984) 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派画论选》1980 李普曼:《当代美学》1973 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鲍列夫:《美学》1966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1956 《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1970 阿里宁娜:《美育》1989 杜威:《审美经验》 布斯:《修辞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