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高一 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湖南省益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高一 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f2ab1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8

6.C(“游肇召集公卿聚会”错,应是元叉召集公卿聚会)

7.(1)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得分点:见、以、扶侍各1分,句意2分)

(2)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得分点:以、执志、嘉各1分,句意2分)

8.答案:为描写人物烘托气氛,引出下阕对风流人物周瑜的赞颂。(2分)作者精妙独到地描绘古战场险要雄奇的形势,勾画了一幅壮丽如画的景象,为追怀英雄业绩设置背景,渲染声势。(3分)

9.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3分)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3分)

10.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11.B、C。(B项,对其作用分析过度。C项,李老壮没有据为己有的意思,“说明他偷东西已习惯成自然,不由自主”错误。)

12.①表现了雨后青草湖清新明净的自然美景。②以明净清新之景烘托李老壮美好的心灵世界。③为后文人物关系的转变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每点2分)

13.参考答案:勤劳、朴实、善良。小说中写李老壮天天放鸭子,体现了他的勤劳;捡到被暴雨冲散的鸭子及时归还失主,体现了他的善良;他承认自己游过街,以及与姑娘的误会解除后,自言自语地夸姑娘等,体现了他的朴实。(每点2分,其中特点1分,分析1分;若答其他,言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14.创作背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李老壮们不仅可以养鸭,而且成为了养鸭专业户;农技站的技术员(李苇林),还可以从北京引进良种鸭。(2分)

创作意图:展现农村劳动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他们曾经经受过打击,甚至迫害,但他们善良顽强的品质仍在。(2分)讴歌美好的时代和崭新的生活。李苇林作为技术员引进良种鸭,李老壮也想要,表明新技术已深入人心;年轻人的自由恋爱,可看出作者对新生活的赞美。(2分)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问题,呈现走过的弯路以警醒世人。(2分) 15.B

16.【C】A.句式杂糅,“余额宝转入时系统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网络不给力造成的”改为“余额宝转入时系统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网络不给力”。B.项并列结构不能一一搭配,“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持续高密度”应放在“2015年”后。 17.(A)

18.答案:①容貌仅仅是容貌(1分)②人们更应该注重内在的修炼(2分)③一定不会那么美丽(2分)

19.(1)画面中有四个人推重物前行,其中三人推着方形重物居后,一人推一球形重物走在最前面,此人身后不远处有一堆碎屑和一把插在地上的刀。(4分)

(2)(示例一)创新才能进步。(示例二)不知变通就会落后。(示例三)磨刀不误砍柴工。(2分)

20、作文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游肇,字伯始,孝文帝赐给他名。博通经史。孝文初年,担任内秘书侍御中散。皇帝南下亲征,游肇上表劝阻,皇帝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不久迁任太子中庶子。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孝文帝想让他以俸禄供养,于是令他出任本州南安王元桢镇北府长史。南安王去世后,又担任高阳王元雍镇北府长史。

游肇为政清廉简约,加以匡正辅佐,历辅二王,很有政绩。因为父去世解除官职。又被任命黄门侍郎,兼侍中,任畿内大使,罢免坏的官员,提升好的官员,赏罚分明。 游肇是位儒者,时常注重礼教,以法度制裁所纠举的,没有一个不是伤风败俗的。他执法仁明公平,断案务求怜悯宽恕。尚书令高肇,是宣武的舅舅,百官畏惧,因为游肇的名字与自己相同,想让他改名。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迁任侍中。梁军的主将徐玄明斩杀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的脑袋,率郁州归附朝廷,朝廷商议派兵赴援,游肇上表认为不应使军队劳累去争夺海岛之地,皇帝不采纳。等到大将军高肇征讨蜀地时,游肇又陈辞请求等待以后图谋,(皇帝)又没有采纳。 明帝登位后,升任相州刺史,有很好的政绩。游肇处理政事不是很快决断,主管者与谘呈官往返多次,一定穷究事情之理,然后下笔处理。尽管宠贵权势请托,他始终不屈服,正直无邪的节操,为当时人敬服。到元叉废黜灵太后时,将加害太傅元怿,于是召集公卿聚会商议此事。在那时,群官没有不失态变脸色顺从元叉旨意的,唯独游肇高声发言,认为不行,元怿终究没有下到官署处理。去世,谥号文贞公。游肇外表宽缓柔和,内心刚强正直,特别爱好儒家典籍经传,手不释卷。通晓《周易)《毛诗》,尤其精通《三礼》。写有《易集解》,撰写《冠婚仪》《白硅论》,诗赋表启共七十五篇。游肇谦虚廉洁不争逐,曾经撰写《儒巷》,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清贫寡欲,生活来源凭借俸禄罢了。游肇任廷尉时,宣武曾经命令游肇,希望(他对罪犯)有所减罪宽恕,游肇执意不听从,说:“陛下自能宽恕(他们),怎能命令我徇情枉法呢!”他坚持己见就像这样。到了明帝初年,参与恭迎的亲近侍从和百官,从侍中崔光以下全都受到加封,封游肇为文安县侯。唯独游肇说道:“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是古今的常事,因为这一点而获得加封,将怎么自居?”坚决推辞不接受。评论者推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