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f4d85dad02de80d4d840ce

稳态性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设计和调试方便,达到本课程设计的要求。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框图:

* Un + - Un

WASR(s+ U*i - Ks WACR(s) Ts+1 U- d0 Uc sUi ? 1/R Tl s+1 Id + -IdL R Tms 1/Ce E n ? 图3.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3.2系统设计

3.2.1电流调节器设计

3.2.1.1确定时间常数

(1)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按书?1?表1-2,三相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Ts=0.0017s (3-1)

(2)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oi。

Toi=0.005s (3-2) (3)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T?i。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为:

T?i=Ts+Toi=0.0067s (3-3)

3.2.1.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i数为:

WACR(s) =

?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

I型系统设计电流

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PI电流调节器,它的传递函

Ki(?is?1) (3-4) ?is5

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Tl0.03??4.48 (3-5) T?i0.0067符合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并且各项性能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3.2.1.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i=Tl=0.03s。 (3-6)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i?5%是按书?1?表2-2,应取KIT?i=0.5,因此:

0.5Ki??74.63 (3-7)

0.0067于是,ACR的比例系统为:

K??Ki?ii?1.12

KsR (3-8)

3.2.1.4 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至频率:

KI??ci?74.63 (3-9)

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近似的条件为:

11??196.1s?1??ci ( 3-10) 3Ts3?0.0017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近似条件为:

11?3?1?94.87s?1??ci (3-11) 3TmTl0.01s?0.1s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11?3?1?180.8s?1??ci (3-12) 3TsToi0.0017s?0.002s

3.2.1.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按所用的运算放大器取得R0?40K?。 各电容和电阻值为:

Ki?1Ri、?i?RiCi、Toi?R0Coi (2-13)

4R0 Ri=40k? (2-14)

按照上面计算所得的参数,电流环内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

6

?i=4.3%<5%,满足课题所给要求。

3.2.2速度调节器设计

3.2.2.1 确定时间常数

(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I。取KIT?i=0.5,则:

1?2?0.0067?0.0134 (3-15) KI(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波纹情况,取:

Ton=0.005s。 (3-16)

(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T?n。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T?n?1?Ton?0.0184 (3-17) KI

3.2.2.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按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WASR(s)=Kn(?ns+1) (3-18) ?ns

3.2.2.3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按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现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i=hT?n=5?0.0274=0.137s (3-19) 并且求得转速环开环增益为:

6??159.84s?2 (3-20) KN=h+1 2222hT?n2?25?(0.0274)则可得ASR的比例系数为:

(h+1)?CeTm6?3?0.113?0.1 Kn=??15.6 (3-21)2h?RT?n2?25?0.005?9.5?0.0274

3.2.2.4 校验近似条件

转速截止频率为:

?cn?KN?KN??n?159.84?0.137?21.9s?1 (3-22)

?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7

1KI?3?135.1?63.7s?1??cn (3-23) 3T?i0.037转速环外环的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1KI?3?135.1?27.4s?1??cn 32-24) 3Ton0.02

3.2.2.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按所用的运算放大器取R0=40k?。

各电容和电阻值为:

Rn?Kn?R0?15.6?40K??625K?, (3-25) Cn??n?0.137?0.22?F (3-26)

Rn625K?

3.2.2.6 校核转速超调量

当h=5时,由书?1?可以查得:?n=37.6%,这并不能满足课题所给要求。实际上,由于表2-6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已经饱和,不符合如今系统的前提要求,所以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 如下:

?n????Cmax??nb??Cmax??nNT?n?2??z?*?*???CnCnTm?b??b?

1.2?9.50.0274?2?81.2%?2.1?0.113??4.2%?10% (3-27)

16000.1 满足课题所给要求。

第四章 系统建模及仿真实验

4.1MATLAB 仿真软件介绍

本设计所采用的仿真软件是MATLAB 7.1。

MATLAB 7.1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专门以矩阵的形式处理数据。 MATLAB 7.1提供了基本的数学算法,例如矩阵运算、数值分析算法, 它还 集成了 2D 和 3D 图形功能,以完成相应数值可视化的工作,并且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高级编程语言—— M 语言,利用 M 语言可以通过编写脚本或者函数文件实现用户自己的算法。

Simulink 是基于 MATLAB 7.1 的框图设计环境,可以用来对各种动态系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