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土壤学复习资料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1605ffc8d376eeaeaa3123

绪论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特殊的形态、性质和功能的自然体。 2.土层: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 3.土壤剖面: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4.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的表面,处于其他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了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5.土壤肥力:指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6.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发展起来的肥力,是成土作用的产物)

7. 人为肥力(在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是劳动的产物) 8.有效肥力(指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肥力) 9. 潜在肥力(指在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肥力 10.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一、土壤是农林业生产的基础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三、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四、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农业的基础。

1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肥力的四大因子是水、肥、气、热。 12.土壤组成如何?土壤学发展过程的三大学派?

固相(矿物质95%;有机质5%)液相(土壤水)气相(土壤空气)。

a.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德国,李比希)b.土壤地地质学派(德国—法鲁)c.土壤发生学派(俄国-倒库切耶夫) 固体颗粒(38%)固 相(50%)土壤 有机物(12%)气相(50%)粒间空隙(50%)液相(50%)

土壤学发展过程的三大学派:1.农业化学学派。(提出矿质营养学说)。2.农业地质学派(19世纪后半叶)。3.土壤发生学派(提出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

1.同晶替换: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 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 ( 一 ) 原生矿物

1. 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为主; 以氧化硅和硅酸盐矿物占绝对优势。常见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2. 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决定于矿物的稳定性;石英最稳定,是粗土粒的主要成分; 白云母和长石较稳定,在粗土粒中较多;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暗色矿物易风化。 3. 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 Ca 、 Mg 、 K 、 P 、 S 等 。 (二)次生矿物

1. 原生矿物分解转化形成的矿物。

2 . 以粘土矿物为主,又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 3. 此外有 Si 、 Al 、 Fe 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 3.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

1. 几乎包括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

2.O 、 Si 、 Al 、 Fe 为主,四者共占 88.7% 以上;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含量低,分布不平衡。 4.主要的粘土矿物的晶格结构及性质: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

1.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2.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3.有机质土壤: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 4.矿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

5.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 6.有机质的矿质花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7.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在微生物作用下,原本存在的有机物,合成新的含氮有机物,养分保存的过程。 8.矿化率:土壤每年因矿化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数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9.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后,所能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克数。

10. 土壤有机质的周转: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

11.土壤有机质的周转时间:当土壤有机质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土壤中有机质流通量达到土壤有机质含量所需要的时间。

12.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2)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4)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 (5)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6)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 2、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1)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

(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

(3)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库。土壤有机碳的损失对地球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

13. 富里酸与胡敏酸性质上的区别?

(1)溶解性:FA>HA;(2)酸性:FA>HA;(3)盐:HA一价溶于水二三价不溶,F A全溶;.(4)分子组成:式量HA>FA,HA含碳氮多,含氢氧少,FA相反;(5)颜色:HA深(又名黒腐酸),FA浅(又名黄腐酸);(6)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能力:FA强。

14.有机残体的C/N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物分解过程?

答:一般认为,微生物每吸收一份氮,还需吸收五份碳用于构成自身细胞,同时消耗20份碳作为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所以,微生物分解活动所需有机质的C/N大致为25﹕1

当有机质地C/N接近25﹕1时,利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分解较快,多余的氮留给土壤,供植物吸收;

如果C/N大于25﹕1,有机质分解慢,同时与土壤争氮; C/N小于25﹕1,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并释放大量的氮素。 15.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①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

②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反复的循环,增值微生物细胞

③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聚合形成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即腐殖质。 16.土壤有机质的类型及来源?

1、新鲜的有机物:指土壤中未分解动植物残体,保持原有的形态特征。

2、半分解的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失去动、植物残体原有的形态等特征,包括有机质分解产物和新合成的简单有机化合物。

3、腐殖质:指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植物残体(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 )

2、动物、微生物残体(包括土壤动物和非土壤动物的残体,及各种微生物的残体.) 3、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4、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 17.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答:土壤生物除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原始土壤的生成外,对土壤的发育、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演变以及高等植物的营养供应状况均有重要作用。答: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性质和肥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1.参与土壤形成作用: 2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化: 3增加生物热能,有利调节土壤温度: 4.产生代谢产物,刺激植物的生长: 5.产生酶促作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其具体功能有:

①分解有机物质,直接参与碳、氮、硫、磷等元素的生物循环,使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从有 机质中释放出来。②参与腐殖质的合成和分解作用。③某些微生物具有固定空气中氮,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和分解含钾矿物等的能力,从而改善植 物的氮、磷、钾的营养状况。④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物如生长刺激素和维生素等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⑤参与土壤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此外,菌根还能提高某些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18.调节土壤有机质的途径?

答:①增施有机肥料。 ②归还植物(林木、花卉)凋落物于土壤。 ③种植地被植物、特别是可观赏绿肥。④用每年修剪树木花草的枯枝落叶粉碎堆沤,或直接混入有机肥坑埋于树下,有改土培肥的效果。⑤通过浇水,翻土来调节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等,以达到调节有机质的累积和释放的目的。 19.土壤有机物分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哪两个方面?

答:土壤有机物分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内因是植物凋落物的组成,外因是所处的环境条件。 ①外界条件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外界条件通过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制约,而影响有机质的转化速度,这些外界因素主要有土壤水分、温度、通气状况、土壤pH值,土壤粘力等。

②残体的组成与状况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有机残体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碳氮比影响。

第四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

1.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叫做 土粒密度,单位用g/cm3或t/m3表示。 2.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3.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固体物质体积)土壤中,固体物质的重量,单位为g/cm3。比重的平均值:2.65g/cm3 4.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比。单位体积(总体积)原状土壤中,空隙总体积的百分含量 5.孔隙比:表示土壤孔隙数量的一种方法。孔隙比=孔隙容积/土粒容积。 6.土壤颗粒组成: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

7.土壤质地: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将土壤分为不同的组合,并给每一组合一定的名称,这种分类称为土壤的质地。 8.当量孔径: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9.土壤结构体:土壤中的固体颗粒很少以单粒存在,多是单个土粒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相互粘合团聚,形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10.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排列组合形式等性质。 11.团里结构体:最好的结构,既有大孔隙又有小孔隙,所以既能保水又能通气顺畅。

12.土壤粘结性:是指土壤颗粒之间通过多种力量结合在一起的性质,取决于黏粒含量和土壤湿度。 13.土壤粘着性:是指土壤颗粒粘附在外物上的性质,取决于黏粒含量和土壤湿度。

14.土壤的可塑性: 是指土壤被外力塑成任何形状 , 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 , 仍能保持所获形状不变的性能,主要与土壤的粘粒含量和水分含量有关。

15.土壤上塑限: 土壤失去可塑性,开始变为流体时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上限 ( 或上塑限 )。 16.土壤下塑限: 土壤开始表现可塑性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下限 ( 或下塑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