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999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33197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4

会副主任,1988年任国家计委咨询组成员。张明远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特邀代表。

(《人民日报》1999年2月5日第四版)

---------------------------------------------------------------------------

陈彬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原国防科工委主任陈彬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陈彬同志是四川省通江县人,1933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经历了川、陕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报务员、教员、分队长、电台区队区队长、通讯科科长等职,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特别是为保证部队的通信联络做出了显著成绩。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军分区参谋长、华东南下干部纵队大队长、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无棣城攻击战、平原攻击战、天津小站攻击

战、济南战役和剿匪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总参军务部处长、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他为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他积极推进国防工业体制改革,为军工更好地担负起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参与组织领导了多项战略武器、常规兵器和通信卫星的研制和试验,组织指挥了洲际运载火箭、潜艇运载火箭和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等多项重大试验任务,并获得圆满成功。

陈彬同志是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民日报》1999年2月5日第四版)

---------------------------------------------------------------------------

段德彰同志逝世

新华社上海1月21日电 海军原顾问段德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段德彰同志是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军学校步兵连政治教员、工兵三连政治指导员兼政治教员,红一方面军新编教导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兼宣传队长,中央政卫团政治处没收委员会主任,总卫生部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军干部团步兵连政治教员,红军大学政治教员、营政委,红军教导师一团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陇东西峰镇红军办事处主任、西峰县委书记、陇东特委统战部长、陇东地委书记等职,扎扎实实地壮大和巩固抗日革命力量,扩展了我党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热东地委书记、冀东党校组教科长、冀东十四专署专员、冀察热辽后勤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九纵队副政委、军副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衡宝等战役。

1950年10月,段德彰同志调海军工作,先后任青岛基地政委,海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东海舰队第二政委,南海舰队政委,海军顾问等职,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海军建设。

段德彰同志参加革命工作67年来,始终牢记我党我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和发扬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他的模范事迹曾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海军党委1996年9月6日作出决定,号召海军广大官兵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段德彰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的第七、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民日报》1999年2月6日第二版)

---------------------------------------------------------------------------

杨浚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新中国大型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杨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李鹏、胡锦涛、万里、贾庆林、吴仪、叶选平、宋健等以不同方式,对杨浚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杨浚是福建福州市人,1945年9月参加革命。1948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