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读人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读唐诗,读人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999839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唐诗,读人生

作者:施 杨

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06年第17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哪一句不是脍炙人口、意境深远的千古佳句?而创作这些名句的,是唐朝的一群伟大的诗人。

唐诗,集精练、含蓄、深沉于一身,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千百年来,唐诗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使人们为它的魅力所折服,给它以“中华精魂”的盛誉。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盛唐诗歌则是这座高峰的顶点。在安史之乱前,诗坛上笼罩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或表现为爱好自然,喜欢隐逸;或表现为向往边塞,追求功名。其最高成就便是一代诗仙李白。

读唐诗时我也读李白,读李白的勤学精神,读李白的远大抱负。少年时的李白学习刻苦,曾有“铁杵磨成针”的佳话。但他从未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他在诗文中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还曾在岷山隐居,与道徒来往,广游蜀中名山大川。这段生活经历对李白热爱自由、蔑视传统、傲岸高洁的性格及博大胸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些都是李白真实的情感在大胆夸张中的合理再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读者为李白诗歌中那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所折服、所倾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直率、自然、毫无雕饰的语言,与李白所要表露的真诚、坦荡的胸怀,真称得上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读唐诗时我也读杜甫,读杜甫的风雨人生,读杜甫的忧国忧民。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由盛而衰,这是诗人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为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现实主义诗风成为诗坛的主流,其杰出代表便是被后人尊为诗圣并将其作品视为诗史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