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数学(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数学(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a6a8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4

解答: 解:从第一、二、三分厂的抽取的电子产品数量分别为25,50,25,则抽取的100件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为

=1013.

故答案为:1013 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和样本的均值,属基本题.再求均值时,要注意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6+8π.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半圆柱和正方体的组合体,代入柱体积公式,分别计算体积,相加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半圆柱和正方体的组合体, 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故

半圆柱的底面积S=×π×22π,

半圆柱的高h=4.

故半圆柱的体积为:8π,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2,2,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4×2×2=16, 故该几何体的体积V=16+8π, 故答案为:16+8π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该几何体的形状.

1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P为其外接圆上一动点,则

?

的最大值为2+2.

2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建立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运算和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 解答: 解: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O(0,0),A(﹣1,﹣1),B(1,﹣1).

∴∴∴∵

=(1,﹣1)﹣(﹣1,﹣1)=(2,0).设P(x,y),则x+y=2,=(x,y)﹣(﹣1,﹣1)=(x+1,y+1). ?

=(2,0)?(x+1,y+1)=2(x+1),

时,

?.

的最大值为

22

∴当x=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运算和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

16.已知双曲线C:

=1(a>0,b>0),右顶点是A,若双曲线C右支上存在两点

B、C,使△ABC为正三角形,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1,).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要使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两点B,C使得△ABC为正三角形,则需过右顶点A,且

斜率为的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也只需其斜率大于渐近线y=x的斜率,再

由离心率公式从而得解.

解答: 解:由题意,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要使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两点B,C使得△ABC为正三角形, 则需过右顶点A,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也只需其斜率大于渐近线y=x的斜率. ∴

2

>,∴b<

2

a,

即b<a,

即有c<a+a, 即为c<即有1<e<故答案为:(1,

a, .

).

222

点评:本题以双曲线为载体,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和离心率的范围,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解题的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过右顶点A,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

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f(x)=2

cosx﹣2sin(

2

2

﹣x)﹣

(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求函数f(x)在区间[0,

]上的最大值.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三角函数的最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1)化简可得f(x)=2sin(2x+区间. (2)由x∈[0,为1.

解答: 解:(1)f(x)==

]可得2x+

∈[

)﹣1,由2k≤2x≤2k可求得增

]所以得当2x+=,x=时,f(x)的最大值

(1+cos2x)﹣[1﹣cos(

)﹣1,

﹣2x)]﹣

cos2x+sin2x﹣1=2sin(2x+

≤2x

≤2k

,k

],∴2x+=

,x=

∈[

由2k

得:增区间为[k(2)∵x∈[0,所以,当2x+

],k∈Z ,

]

时,f(x)的最大值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三角函数的最值的求法,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18.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E为BC中点

(Ⅰ)证明:A1C∥平面AB1E (Ⅱ)证明:AB⊥A1C.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Ⅰ)连结A1B,使A1B∩AB1=O,连结EO,由已知可证明EO∥A1C,又因为EO?平面AB1E,A1C?平面AB1E,即可判定A1C∥平面AB1E.

(Ⅱ)取AB中点F,连结CF,A1F,先证明A1F⊥AB,由CA=CB可证明CF⊥AB,由CF∩A1F=F,可证明AB⊥面CFA1,从而可证明AB⊥A1C. 解答: (本题满分12分) 证明:(Ⅰ)连结A1B,使A1B∩AB1=O,连结EO, 因为ABB1A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A1B中点, 又因为E为BC中点,所以EO∥A1C, 又因为EO?平面AB1E, A1C?平面AB1E,

所以,A1C∥平面AB1E;…

(Ⅱ)取AB中点F,连结CF,A1F,

∵AB=AA1,∠BAA1=60°,∴△BAA1是正三角形, ∴A1F⊥AB,∵CA=CB,∴CF⊥AB, ∵CF∩A1F=F,∴AB⊥面CFA1, ∴AB⊥A1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19.某学生社团在对本校学生学习方法开展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回收上来的1000份有效问卷中,同学们背英语单词的时间安排共有两种:白天背和晚上临睡前背.为研究背单词时间安排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该社团以5%的比例对这1000名学生按时间安排粪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