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b7545c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a

了美好的品行,不能为了利益而做损人利己的坏事,在我们的生活 中,还有比物质更宝贵的东西——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 趣。

《爱莲说》复习清单

一、 重点字词

1、 可爱者甚蕃蕃:多。 2、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

3、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

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

4、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茎。 蔓: 名词用作

动词,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茎。

5、 香远益清益:更加。

6、 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7、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语气

8、 陶后鲜有闻鲜:少。 9、 宜乎众矣宜:应当。

二、 重点句子翻译。

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

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枝蔓, 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三、问题探究。

1、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

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以突出莲的形象。 作者对于菊,肯定其不同流合污,但否定其消极避世。

对于牡丹,批判其贪图富贵,追名逐利。 赞扬了莲的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从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

净植从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君子的品质)是:

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 ---- 庄重、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美好的姿态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3、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 者

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 会)\的关系问题。

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 不染\,保持自己的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 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也就是“近墨者黑J

《河中石兽》复习清单

、重点字词

1、 临:靠近 2、 圮:倒塌 3、阅:经过,经历 4、求:寻找 5、竟:终于,到底 6、棹:划(船)

7、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8、是非木柿:是,这。木柿,木片。 9、湮:埋没

10、颠:颠倒、错乱。

11、遂:于是

12、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13、臆断:主观地判断

二、重点句子翻译。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 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水中寻找两个石兽, 最后没有找到,(寺僧)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传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携带 走呢?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 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所以) 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 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译文: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 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

转转不已,遂反溯(sD)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