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苏科版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039da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5

解得q=﹣,

∴直线l的解析式为y=x﹣ 当x=0时,y=﹣, ∴点F的坐标为(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解析式.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3分)若=,则

【分析】直接利用比例的性质得出a=b,进而代入求出答案. 【解答】解:∵=, ∴a=b,

则==﹣.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用一个未知数代替另一个未知数是解题关键.10.(3分)若

,则x的取值范围为 x≥3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等式左边为算术平方根,结果为非负数. 【解答】解:依题意有x﹣3≥0, ∴x≥3.

【点评】应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11.(3分)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

=﹣a(a≤0);

=a(a≥0).

【分析】把根号外的因式平方后移入根号内,比较结果的大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3

==,2==,

>>2

, ,

13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和二次根式的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是求出3

、2

,注意:当a≥0时,a=

,题型较好,难度适中.

12.(3分)课本上,在画y=图象之前,通过讨论函数表达式中x,y的符号特征以及取值范围,猜想出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据此经验,猜想函数y=二、四 象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据此经验,猜想函数y=四象限, 故答案为:二、四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3.(3分)已知x=2﹣

,则代数式x2﹣2x﹣1的值为 1﹣2

的图象在第二、

的图象在第

【分析】先对原代数式进行恰当的化简,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解答】解:原式=x2﹣2x+1﹣2 =(x﹣1)2﹣2 =(2﹣=(1﹣=1+2﹣2=1﹣2

故答案为:1﹣2

﹣1)2﹣2 )2﹣2 ﹣2 .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原式进行恰当的化简并代入求值.

14.(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4 .

【分析】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知其判别式为0,据此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4

∴△=(﹣2)2﹣4×1×(m﹣3)=0,即4﹣m=0, 解得m=4. 故答案是: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可得△=0,此题难度不大.

15.(3分)某学校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选取3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 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15~20之间的频率为 0.1 .

【分析】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频率=即可求解.

=0.1.

【解答】解: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15~20之间的频率是:故答案是:0.1.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公式,正确记忆公式是关键.

16.(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7,EC=3,把线段AE绕点A旋转后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P处,则CP的长为 3或17 .

【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求解即可; 【解答】解:①当点P在线段BC上时, ∵∠D=∠ABP=90°,AD=AB,AE=AP, ∴Rt△ABP≌Rt△ADE, ∴BP=DE=7,

∵DC=A=BC=DE+EC=10,

15

∴PC=3,

②当点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证:BP′=DE=7, ∴CP′=7+10=17,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C的值为3或17. 故答案为3或17.

【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3分)若m是

的小数部分,则m2+4m+2018的值是 2021 .

【分析】先求出m的值,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最后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2<∴m=

﹣2,

<3,

∴m2+4m+2018 =(m+2)2+2014 =(

﹣2+2)2+2014

=2021, 故答案为:2021.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完全平方公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能够求出m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

18.(3分)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ABE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若AC=4,则PD+PE的最小值为 2

【分析】首先求得正方形的边长,从而可得到BE的长,然后连接BP则PD=BP,则PD+PE=PE+BP,故此当点E、P、B在一条直线上时,PD+PE有最小值.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