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229a4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b

(1)①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x≥3时,求y的取值范围;

(2)小李说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与这边上的高之和为4,小赵说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与这边上的高之和为6.你认为小李和小赵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3.(12分)如图,菱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2,∠BAC=60°,翻折∠B,∠D,使点B、D两点重合在对角线BD上一点P,EF,GH分别是折痕.设AE=x(0<x<2). (1)证明:AG=BE;

(2)当0<x<2时,六边形AEFCHG周长的值是否会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3)当0<x<2时,六边形AEFCHG的面积可能等于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吗?如果能,求此时x的值;

第5页(共21页)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A.3

【分析】直接根据

的化简结果为( )

B.﹣3

=|a|进行计算即可.

C.±3

D.9

【解答】解:原式=|﹣3| =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

=|a|.

2.(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正五边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3.(3分)下列命题为真命题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第6页(共21页)

D.对角线相等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解答】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是假命题;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B是假命题; 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C是真命题;

对角线相等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是假命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4.(3分)某班20位男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如表所示,则鞋子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尺码(码) 人数 A.39,39

38 2 39 5 B.38,39

40 10 41 2 42 1 D.40,39

C.40,40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答】解:数据40出现了10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40,

一共有20个数据,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是:40,40,所以中位数是(40+40)÷2=40.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5.(3分)我们知道方程x+2x﹣3=0的解是x1=1,x2=﹣3,现给出另一个方程(2x+3)

2

2

+2(2x+3)﹣3=0,它的解是( )

B.x1=1,x2=﹣3 D.x1=﹣1,x2=﹣3

2

A.x1=1,x2=3 C.x1=﹣1,x2=3

【分析】先把方程(2x+3)+2(2x+3)﹣3=0看作关于2x+3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题中的解得到2x+3=1或2x+3=﹣3,然后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第7页(共21页)

2

【解答】解:把方程(2x+3)+2(2x+3)﹣3=0看作关于2x+3的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2x+3=1或2x+3=﹣3, 所以x1=﹣1,x2=﹣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6.(3分)如图,△ABC中,D是BC边的中点,AE平分∠BAC,BE⊥AE于E,已知AB=10,AC=18,则DE的长为( )

A.4

B.5

C.6

D.7

【分析】延长BE交AC于F,证明△AEF≌△AE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AB=10,BE=E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延长BE交AC于F, ∵BE⊥AE,

∴∠AEB=∠AEF=90°, 在△AEF和△AEB中,

∴△AEF≌△AEB(ASA) ∴AF=AB=10,BE=EF, ∴CF=AC﹣AF=8, ∵BE=EF,BD=DC, ∴DE=CF=4, 故选:A.

第8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