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届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29cee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3

?“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生活”关系到他一天有多少收入,关系到他们平淡无奇却无比重要的日常,更关系到心里安与不安。

?偶尔,他也会想,接替他操起这张竹帘的会是谁。他没有徒弟,年轻人都不学这个了。刚才,穿过村庄回捞纸房时,他碰到了一群人,一个在外地做生意回家过节的邻居,叼着烟,眉飞色舞地说着在新马泰旅游的事。邻居以前也做纸,后来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出去挣钱了,再也不碰纸了。

?徐师傅与他们擦身而过时,听到了一阵哄笑。他呵呵笑了几声,头也不回走上了通往捞纸房的田埂,重新将自己安放进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里,感觉世界又回到了他喜欢的样子。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截取徐师傅一个中午的生活片断,将他四十五年的捞纸生涯和元书纸制作的千年历史浓缩其中,选材精当,构思巧妙。

B.文章细腻生动地描写徐师傅“摇头晃脑”捞纸的场景,展现捞纸这一古老工序的同时,突出了老人娴熟的手法、专注的神情。

C.“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句话反映了徐师傅对长年辛苦劳作的纠结与无奈,语言质朴,情感自然。

D.传统的作坊、年老的捞纸师傅和电饭煲、新马泰旅游等现代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代变迁中古老村庄真实而独特的风貌。

解析:选C C项,“反映了徐师傅对长年辛苦劳作的纠结与无奈”不正确,徐师傅对这种长年辛苦劳作的生活并不“纠结与无奈”。

★5.

文章第④段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请从描写角度和句式运

用两方面简要赏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要求从描写角度和句式运用两方面简要赏析第④段,描写景物的角度常见的有时空、感官、动静、虚实、色彩、修辞、点面结合、工笔和白描等,第④段主要是从感官角度去描写;在句式运用上,运用排比、对偶,使句式整齐,整句散句相结合,使句式灵活,“当当”“哗哗”“唰唰”等叠词的运用使句子富有韵律美。

参考答案:描写角度: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多种角度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美。(或:从虚和实的角度描写,由眼前的水滴声写到山间的竹子,使内容具有意境美。)句式角度:运用排比、对偶,使句式整齐;在整句中间用散句,使句式灵活;叠词的运用使句子富有韵律美。(答出一个方面3分,两个方面6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亦可酌情给分)

6.本文标题“水在滴”寓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这道题的意图在于引导我们思考在社会浮躁的风气之下,如何将我们的传统手艺代代传承,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解答本题要结合全文去分析,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例如,由第⑥段“这两种水声……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可以看出元书纸制作工艺的代代相传和匠人们对传统手艺的坚守。“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则暗示着元书纸制10段中水声的变化,可看出徐师傅对捞纸工作的全情投入。 作工艺的日渐式微。再由第○

参考答案:①“水在滴”是指捞纸房的水声从未停息,象征元书纸制作工艺的延续;②“水在滴”反映了徐师傅单调重复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匠人们对传统手艺的坚守;③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暗示元书纸制作工艺的日渐式微;④水滴声的变化,体现了徐师傅享受工作和全情投入的状态。(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