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2018-2019学年度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京通州区2018-2019学年度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2a490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f2

-

38.(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支管1与支管2用橡胶导管

相连,组装好整套装置,检查气密性良好。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热水和冷水;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水分的白 磷,盖上胶塞。

步骤 ① 操作 把两支试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 ② ③ 交换烧杯 用注射器注入氧气 现象 热水烧杯中试管1内白磷燃烧,现象明显,产生大量白烟; 试管2内白磷不燃烧 试管2内白磷燃烧,现象明显,产生大量白烟; ④ 待反应彻底结束后,用注射器注入热水 (1)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是 。 (2)步骤①中试管2内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3)对比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可知燃烧需要氧气。 (4)装置中的气球所起作用是 。 〖科学探究〗

39.(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后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同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1:向5份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下:

白烟消失 实验组别 硫酸铜溶液浓度 气泡情况 ① 24% 很快 ② 12% 快 ③ 8% 较快 ④ 6% 快 ⑤ 5% 较快 ⑥ 3% 慢 ⑦ 1% 无 实验2:向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

-

如下: 实验组别 水浴温度(℃) 气泡情况 ① 20 较快 ② 30 快 ③ 40 很快 ④ 50 很快 ⑤ 60 很快 (1)实验1的目的是 。 (2)实验2的结论是 。

(3)依据实验1和实验2,推测50℃ 5% 硫酸铜溶液与铝条反应的现象是 。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没有进行温度为70℃的实验,理由是 。 (5)根据你的猜想,气泡中的气体是 。

-

-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计4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1 B 12 C 13 B 14 A 15 D 16 B 17 C 18 D 19 A 20 C 1 A 2 C 3 A 4 B 5 C 6 D 7 C 8 A 9 C 10 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50分) 21. (2分)略

? 2H2↑ +O2 ↑ 22. (1分)2H2O ???23. (1分)B

24. (1分)变大

高温

25. (2分)(1)B (2)3CO+Fe2O3====== 2Fe+3CO2 26. (3分)(1)石油 CH4

(2)太阳能

27.(2分) (1)48:8

(2) B

28.(5分) (1)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所以蜡烛周围氧气含量减小

蜡烛熄灭后,周围的氧气分子运动到传感器附近,使氧气含量增加

(2)C

(3)高处温度比低处温度高 (4)合理

29.(2分) (1)将颗粒变小,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过滤

30.(3分)(1)MnO2 (2)O2 MnO2 KOH (3)H

通电?CO2 31.(5分) (1)C+O2 ???点燃?? 2H2O+O2↑ (2) 2H2O2 ??(3) C

MnO2?Fe3O4 (4)3Fe+2O2???(5)Fe+2HCl=FeCl2+H2↑

点燃-

-

?? K2MnO4 + MnO2 +O2↑ A 32.(2分) 32-A (1) 2KMnO4 ? 32-B (1) CaCO3+2HCl=CaCl2+H2O+CO2↑ B 33.(2分)(1)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2)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比装有氧气的塑料瓶变瘪程度大

34.(3分)(1)冒气泡,石蕊变红 CO2+H2O=H2CO3

(2)CO2+Ca(OH)2=CaCO3↓+H2O

35.(2分)(1)10g

(2) A B CD

36.(2分) (1)小于 (2)A

37.(3分) (1)所用的酸的种类不同

(2)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溶液变成浅绿色(或蓝色溶液变浅) 铁、铜、银

38.(4分)(1)推注射器,气球变鼓,停止推注射器后,气球无变化(合理给分) (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②③

(4)调节压强,防治产生的污染物溢出(合理给分),密闭装置(合理给分) 39.(5分)

(1)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探究硫酸铜溶液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硫酸铜溶液与铝反应的越快 (3)产生红色固体,产生气泡的速度比较快 (4)从40-60摄氏度速度都是很快,速度比较稳定了 (5)H2 或 O2 (合理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