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老师个人事迹材料 金中镇中心小学 黄志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我心中的好老师个人事迹材料 金中镇中心小学 黄志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5fc26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2

我心中的好老师事迹材料

黄志华,男,生于1968年1月,汉族,大专学历。198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开阳县金中镇中心小学教师、党支部委员。1989年8月至1998年7月,在原开阳县金中镇金华小学任教;1998年8月至2007年7月,在开阳县金中镇中学任教;2007年8月至今,在开阳县金中镇中心小学任教,28年来一直在乡镇中小学校工作,教育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喜欢,深得广大家长和同事及学校领导的好评。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还记得1989年,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他踏入了教育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转眼间已经28个年头了。28年,有着太多的酸甜苦辣,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没有豪情壮语,没有惊心动魄,“爱”是其全部的内涵。28年,他一直牢记一切从“心”开始——着眼于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着力于学生心理的整体优化;以心动心,以心育心,以心聚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爱他所爱,无怨无悔;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在过程中丰富自己,体现价值,让青春和生命在岗位上发热发光。 一、关爱学生,以心育心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的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

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他用他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

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一个教师,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才能让其“亲其人,信其道”,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达到心与心的交融。他每天用爱编织着珠链,用爱心搭起桥梁。但做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做老师最难的就是如何引导和转化后进生,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他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他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他深深地体会到,师爱是神圣而伟大的,但尊重与宽容也同样重要,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他们需要阳光,需要尊重,需要他们用心的呵护、感化和塑造。只要他们献出一点爱,就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他们还会吝啬爱吗?这么多年来,他每天早早到校,组织学生早读,外出听课、开会要调课,总要和学生事先交待清楚。人们常说:学生是花朵,老师是培育花朵的园丁。可他觉得学生是一面镜子,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他们。28年了,如果你问他:你快乐吗?

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很快乐。因为有那么多他爱的学生和那么多爱他的学生。他愿做一朵爱的云,化作雨露去滋润他们的心灵。

二、以身作则,做师生表率。

“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他都注重自身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

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特别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爱心换学生的真心。学生学习压力大,经常产生厌学、逃学,甚至想辍学的念头。对于这些所谓的“差生”,他认为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信心”,只有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没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他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跨进理想的风帆,跨进学校的大门。

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他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名列前

茅,在平时的各阶段性学生考试中遥遥领先。

三、不计得失,勇挑重担。

黄志华老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及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同时还兼任过教研组长、实验室管理员、后勤主任、党支部委员、学校信息报送员等工作。对于别人不愿干的工作或不愿接手的班级,学校找到他,他总是毫无条件的承担起来。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党支部委员,他不计个人的得失,勇挑重担,承担起党支部的工作??。

四、潜心教学,硕果累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追求的境界。28年来,他不忘初心,在教学中,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进修的机会,及时把学习经验应用到教学上。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他就把一颗心全交给了学生。他时刻铭记着老前辈的教诲:教书是良心活,可不能亏了孩子们呀。于是,在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他一直信奉“爱的教育”,让学生徜徉在爱的海洋里。因为爱,他收获了爱,收获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不管是在小学还是初中,他所任教的班级,在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