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全册总复习重点课梳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七年级下册全册总复习重点课梳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8eb2325a8102d276a22fec

七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重点课梳理

一、课文重点生字词 第一单元

1.奇崛ju?2.枯瘠jí3.辟bì易4.犀xī利5.忍俊不禁6.丰腴yú7.唾tu?津8.束缚fù9.争妍yán斗艳10.轻颸sī11.隽juàn妙 隽jùn逸12.縠hú纹13.憩qì息14.融融泄泄yì15.蹇jiǎn劣16.左顾右盼17.猥wěi鄙18.叫嚣xiāo19.引吭háng20.三眼一板21.窥伺kuīsì22.空空如也23.蹑nia手蹑脚24.不胜shang其烦25.分娩miǎn26.岑c?n寂27.奢侈shēchǐ28.翌yì日29.络绎不绝30.无可言喻31.优哉游哉32.绮qǐ丽33剽悍piāohàn34.束手无策35.无济于事36.伫zhù立37.凝眸m?u38.玛瑙39.金罍l?i40.忍俊不禁jīn41.劲俊42.粼粼lín43.麒麟qílín44.轧轧gá45.盛馔zhuàn46.煦煦xù47.蜿蜒wānyán 第二单元

1.侮蔑wūmia2.失怙hù3.克勤克俭4.慷慨kāngkǎi5.引经据典6.恫吓d?ngha7.怒不可遏a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9.沮jǔ丧 10.青黄不接 11.滂沱pāngtu? 12.相提并论 13.轻举妄动 14.堕du?落 15..腼腆miǎntiǎn 16.跃跃欲试 17.流连忘返 18.爱不释手 19怡然自得 20.井然有序 21.如痴如醉 22.雄心勃勃 23.无地自容24.孤僻pì25.不解之缘26.涓涓细流 第三单元

1.言归于好2.水泄不通3.对峙zhì 3.豁然开朗4.花团锦簇5.养尊处优6.鄙夷7.携xi?手8.嫉妒jídù 9.嬉xī戏10.温馨xīn11.翡fěi翠12.高瞻远瞩13.津津有味14.真挚zhì15.勉强miǎnqiǎng16.栖qī息17.乐不可支18.聆líng听19.咆哮páoxiào20..翩翩起舞 22.孤苦伶仃 23.家喻户晓 24.忧郁 25.弥mí漫 26.涟漪liányī 27.萦yíng回 28.嗥háo29.獾huān30.瘸qu?31.饶ráo舌32.踽踽jǔ33.淙淙c?ng34.葱茏35.眷顾 第四单元

1.姹chà紫嫣红 2.一泻xia千里 3.嘶哑sīyǎ4.颤chàn抖 第五单元

1.因地制宜 2.重峦叠嶂 3.丘壑ha 5.嶙峋línxún 6.镂l?u空 7.别具匠心 8.蔓màn延 9.颠簸bǒ 10.小巧玲珑 11.水涨船高 12.贻yí误 13.首屈一指 14.威慑sha 15.鞭长莫及 16.我行我素 17.先发制人 1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9.措手不及 20.招摇过市 21.蛰zh?伏 23.吮shǔn吸 24.池沼zhǎo25.针鼹yǎn 二、背诵默写。 1.《海燕》第1段和第8段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

1

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2..《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突出莲的高洁和质朴,也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体态香气突出莲的正直和芳香,也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风度气质突出莲的清高,也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统领全篇,点明全文主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外环境之幽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交往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4. 第六单元《诗五首》 (1)《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致缺憾——残夜中海月,旧年中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写思乡之情)。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早春的背景和草色)。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敌军来势汹汹,守城战士雄姿英发)。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 (5)《天净沙 秋思》(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元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5. 第七单元《诗五首》 (1)《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写都城沦陷,一派残败的景象)。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感伤国破家散)。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说明诗人很久得不到家人音信,特别希望得到一封家信)。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表达诗人忧国念家之情)。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咏雪的千古名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雪地送别,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

2

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6、《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形象地表达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抒“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7、《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 三、重点课文

《苏州园林》叶圣陶 1.文学常识

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与沈雁冰、郑振铎等组织文学研究会。 2.课文分析

第2段至第9段为文章的核心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说) 第二层(3-6段):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置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分说、整体)

第3段,亭台轩榭的布局:要求自然之趣,绝不讲究对称。

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 第4段,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是一种艺术,使人只觉身在山间,池沼河道的边沿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第5段,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不同的花树错落相间。 与国外园林“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图画美。 第6段,近景远景的层次:花墙和廊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强了景致的深度。 第三层(7-9段):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总说、局部) 第7段,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门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建筑物颜色与花草搭配和谐。

与北京园林的彩绘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梁柱门窗颜色的淡雅。

3.本文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好处是可以使说明事物独有的特点更鲜明。 4.下列带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不能。“绝”突出数量之多,如果去掉,就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不能。“仅”说明假山的堆叠也需要技术,如果去掉,就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不能。“极少”突出数量之少,但也不是一点没有。如果去掉,就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桥梁远景图 一、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二、文体、主旨

3

《桥梁远景图》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一篇科普文章。作者在文中不仅具体介绍了桥梁,而且以科学家的态度,对未来桥梁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描述。

作为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的介绍;作为一篇科学幻想文章,它也不像一般科幻作品那样充满神奇的想像,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作了一番描述,因而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三、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1、2段为第一部分,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从第3段到全文结束,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这部分可分3层:

第一层是第3、4两段。其中第3段是总领下文的过渡句。第4段说明即便将来空中交通极其发达,“桥梁还是少不了的”,再次强调桥梁的重要性。

第二层从第4段到第8段,每段都以“将来的桥一定??”开头,主要是谈在现有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建桥技术和使用更新的建筑材料,因而会使将来的桥造得更快、更低、更便宜、更美、更方便。

第三层从第9段到13段,突破了现有桥梁的造型和结构,对将来的桥作了更大胆的设想,甚至设想车子可以“无梁飞渡”。 四、写作特色 本文的语言质朴、简洁而又生动。一开头,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说明桥的重要作用,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大家的想像力,真是恰当而又巧妙。在说明桥梁的构造时,用“一条板凳”打比方,十分形象,又十分贴切,可以说是“深入浅出”的典范。此外,如:“将来人们全都坐飞机上了天,挤来挤去”,“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等等,分别运用了比拟、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五、课后习题解答

(一)本题旨在引导大家全面了解课文内容。

1.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下面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见第二段) 2.参照课文第5~8段。 3.参照课文第9~13段。

(二)本题可由大家查阅有关资料自主完成。20年来,我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已有了飞速发展。上海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本题旨在引导大家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1.①句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式“不能不??”,强调了陆上和水上交通的重要性。 2.①句运用了反问句式“不就可以??吗”,说明这种设计的巧妙性,有启发思维的作用。 3.①句运用了反问和双重否定结合的句式,起到了强调作用。 一、谋篇立意

本文采用自述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生动活泼而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洲际导弹的相关知识。

二、文章脉络

本文先介绍洲际导弹的诞生时间、地点及巨大作用,然后分别介绍了洲际导弹的类别、构造、使用的燃料等,再简要说明了洲际导弹的外形、速度、威力及发展变化等,最后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是导致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要介绍洲际导弹诞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巨大作用。 第二部分(2~8),分别介绍洲际导弹的类别、内部构造、弹头、使用的动力燃料、发动机、制导系统等内容。 第三部分(9~14),介绍洲际导弹的身高、体重、射程、威力、飞行速度、发展变化等内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