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d238f65901020207409ce0

41

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新中国成立后,有家理发店写的春联) (二)运用双关应注意的问题

①双关的意思要明确,不能有歧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既要含而不露,又要让读者清楚地明白要表达的含义。

②运用双关要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尤其是在构成歇后语时,不要单纯追求风趣含蓄而忽略了思想健康。

(三)语义双关和借喻

借喻是以喻体代本体,说的是喻体,要表达的是本体事物,是比喻与被比喻的关系,目的在于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具体、生动、简洁。

语义双关表达的是两种意思,借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关顾两个事物,表里意思不一,目的在于受到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的效果。

123.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

(一)仿词的种类

①音仿: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仿造新词语。例如:

11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这就是利用同音词\兵\和\冰\仿造词语。) ②义仿:换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语素仿造新词语。例如: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小众化\就是换\大众化\中的\大\为\小\而造的词语。

124.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反话\。 (一)反语的种类

①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例如:

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鲁迅《推》) \高等华人\的人格实际上是非常低劣的,在这里表达了对穿长衫者的讽刺。 ②以反当正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例如:

小陶气愤地说:\这些死人!只管看着干什么,还不把你们的雨衣扔过来。\(徐怀中《西线轶事》) \死人\是气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见到战友时的亲切感。 (二)运用反语应注意的问题

①运用反语要认清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 ②运用反语应改力求鲜明,切忌含混。

125.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一)婉曲的种类:

1、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

42

2、曲语:不直接说出本意,二是通过描述与本意相关的事物来共烘托本意。

例如: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

126.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一)对偶的类型

①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互相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例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对偶的两部分,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借正反对照,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③串对: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假设,条件等方面相关联,两联连接成复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例如: 野火烧不尽,春分吹又生。

127.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这叫排比。 (一)排比的种类: 1、句子排比 2、句子成分排比 (二)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①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对偶只限于两项的并列对称。 ②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

③排比往往运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128.层递: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叫层递。(一)层递的种类: 层递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1、递升: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去排列。例如:

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2、递降:

例:产品都要有质量标准,首先是国际标准,其次是国家标准,此外还有部颁标准、行业标准、最不济也应当有个企业标准,现在有些不法商贩,专搞伪劣假冒,什么标准规范都不讲,不严格治理怎么得了。 (二)层递和排比的区别

①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常用相同的词语。

②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

129.顶真:用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的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做

43

顶真,也叫蝉联、联珠。

例: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

130.回环:也叫回文,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

例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例2: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顶真与回环的区别:

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

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这又与层递不同)。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调遣它们,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有的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关系。

131.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一)对比的种类:

①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例如:

我的声音低如呻吟,她的声音高如咆哮,惊动楼道里各家人,都出来观看热闹。(张宇《垃圾问题》) ②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得更透彻、更全面。例如:有的人太自私,对公事敷衍了事,对自己的私事却一丝不苟。 (二)对比和对偶:对比和对偶都是成对的,但是又有区别。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形式结构如何。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辞格的兼属现象。

132.映衬: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也叫衬托。 (一)映衬的种类:

1、正衬: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例如:

我站在那个有路可上的近二千米的山顶,极目眺望,在湛蓝的天穹之下,那一望无际、形态各异、连绵不断的山外有山的吕梁山脉的蓝色连山,好像成了北武当山的天然屏障。我虽不能设想传说中的真武大帝的自得其乐,但也感到心胸开阔,有时,山鹰在天空里从容飞翔,我仿佛也能体验它的自由感。(王朝闻《北武当游》) 这里用壮丽的山色衬托作者开阔的心情。

2、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例如: 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路遥《人生》) 这是以\老黄猫的呼噜声\从反面衬托窑里的安静。

133.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一)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连接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它词语出现。 2、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134.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44

135.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

设问和反问都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它们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的思想。

136.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经常应用到文艺语体中。

通感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 例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37.警策: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警策的种类:

1、 主宾重复判断:用判断词“是”使主语和宾语重复,突出强调了语意。 例如: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2、 表意相反相成:从表面上看互相对立,从实质上说互相联系,矛盾统一,表意深刻。 例如:他的世界又小又宽广,他的路径又短又漫长??(方敬《图书管理员》) 3、 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表面上好像没有联系,实际寓意深刻,联系紧密。

例如: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夏衍 《包身工》) 138.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语体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交际目的不同,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