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 孙龙,监狱工作首要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硕士论文 孙龙,监狱工作首要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ebb0593b3567ec102d8aa3

“再穷的国家也要办监狱!”这不单是一句法律的谚语,更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放眼世界,无论国家贫富,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必然组成,一直在被怀疑,但从未被抛弃。究其原因,无论监狱的形态发生如何的变化,监狱始终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时代对其要求的角色。从政治学的角度,国家基于统治秩序的需要,必然要求监狱的存在,不论存在的方式如何改变,监狱作为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却始终未有改变;从社会学意义上看,监狱作为社会的保险器与控制阀一直被我们有效的使用,社会学认为,“人类必须通过相对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才能使得社会化成为可能,而我们在本能方面的缺陷使得延长社会学习的时间至关重要。”①而对待在社会生活中失败的成员,为了社会的平稳发展,社会必须通过一定措施或通过一定的方法把他们管制起来,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监狱对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服刑人员通过再社会化,可学得一定的劳动技能、树立法制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改变过去的恶习和生活方式等,促使其由被迫接受矫正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状态过渡。面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如果犯罪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意味着惩罚永远不可能消失于我们的社会之中;监禁作为惩罚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在血腥历史中得到的最佳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狱作为社会保险器为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惩罚的对象却是人类本身,是共同生活在社会中的成员,关键的问题不是怎么对待有罪之人,而是怎么看待人本身。“人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做是手段。”②无论是感性的悲天悯人还是理性的探讨人的本质,我们都永远的只能把人看做万事万物的目的,而不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如果服刑人员必然会回到社会重新的生活,社会就应该赋予他生活的可能,给予其社会生活的条件。而监狱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任务,作为社会的控制阀,“监狱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以及采取的使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各种举措,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使犯罪行为业已破坏和影响的社会关系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修复与缓解,进而恢复和稳定各类

①②

《社会学》(第十版),戴维、波普洛著,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康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14

社会关系。①

2.监禁的成本与犯罪的代价

监禁是一种昂贵的选择,面对多修一座学校,少修一座监狱的呼唤,作为在矫正系统工作的人们经常觉得迷茫;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千百年来,中国人耻于谈利,在许多方面不计较成本。行刑的成本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很少有人论及的问题,也鲜有科学的统计数据;与我国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监狱往往有比较科学的预算与统计体系,而且这是一个涉及公共财政如何使用的法律问题,以美国为例,2008年,美国50个州共关押犯人2319258人,一年用于监狱的花费为490亿美元 ,全美国平均关押一名犯人每天要花79美元,一年平均要花28000美元。②这个数据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惊人的,在美国却早已不是新闻,从1987年至1995年,各州用于监狱系统的经费增长了30%,而教育经费却下降了18%。1995年,美国各州用于修建监狱的资金增加了9亿2600万美元,教育经费则减少了9亿多美元。1984年以来,加州共修建了21所监狱,而新建的大学只有一所。以致2010年,施瓦辛格感觉到再不增加州高等教育的投资,他将成为最不受欢迎的州长。因此在向州议会提交的“州情咨文”中,施瓦辛格提议改变加州法律,确保州政府每年向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高等教育系统的拨款不能少于向监狱系统的拨款规模。但施瓦辛格的这一提议立即遭到政治势力强大的加州狱警公会的批评。他们说,州长的这一提议等于是在牺牲公共安全,同时也不利于效率不彰的预算研拟过程。有学者形象的指出“在最高警戒度监狱中监禁一名犯人花费的资金,可以让一名学生在这个国家最好的一些大学中读书;可以在社区中监督20—25名缓刑犯人或者假释犯人;可以向数千名穷人提供热饭菜。因此,这个国家扩大使用监禁的做法,往往遭到来个各个方面的抨击。”③

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调研实际对我国监狱的运营成本也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的估算,以一个押犯量为3000人的普通中型监狱为例,其开支以下表为例:

《矫正技术原论》于爱荣等著,法律出版社 2007年3月第一版 第5页。 ②

数据来源:http://www.ojp.usdoj.gov/programs/corrections.htm ③

吴宗宪著《当代西方监狱学》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38页。

15

xx监狱2010年度开支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开支项号 目 警察工资 项目主要内容 按照现有司法部警囚比18%的规定,押犯为1 3000人的监狱应当配备的警察一般应为540人。 合计 退休人员2 及职工的开支 接待开支 办公设备 行政3 管理费用 出差开会 车辆使用 合计 伙食费(含监狱补贴) 服刑4 人员开支 被服费 医疗开支 矫正计划 合计 新修监房、厂房、食堂 硬件5 投资与维护 警察住宿区 电网 监控设施 合计 这一项的投入非常大也很难以估算,主要涉及土地与监狱布局调整中的新修监狱,土不动产 地的价值根据监狱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一般监狱的占据用地不低于300亩,6 新修监狱的预算规模多在亿元以上,按照土地出让价格与建筑使用年限,只能初步的估算 合计 合计 资料来源:xx监狱调研后制表

1000 7013 1000 每年的固定投入 200 200 1000 这部分的开支比较固定,但也受物价波动等因素影响 警务配备 这里面经费使用的弹性比较大,以笔者调研单位个案 合计 1728 64 100 140 121 82 507 648 42 28 120 838 300 300 退休人员的工资 编制内职工的工资 临时工的工资 此项开支根据各单位历史不同而不尽一致,以笔者调研单位个案 624 53 按照xx省现有的公务员工资水平,人均工资大约为3000元左右 1940 项目说明 开支 1940 1051 以上数据仅仅为笔者初步统计监禁成本,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初步估算每个服刑人员的监禁成本每年为23370元,同其它国家类似的是,监禁成本是明显

16

高于当年人均收入水平的①。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基本的疑问,监禁是否具有经济性?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有必要探讨下犯罪的代价。

犯罪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抛开其形式的意义不谈,就实质意义上的犯罪而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既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人的价值一直是困扰我良久的问题,如果说创造是人实现自己价值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那基于此的毁灭同样也是人所具有的本质之一。历史铭记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其丰功伟绩,也可能是其臭名昭著。犯罪对犯罪人而言,仅仅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一种为法律所否定的方式,但犯罪人基于社会造成的损失,则往往是巨大的。这种伤害无法用数据说明,一个犯罪人如果具有反社会的人格,其破坏力往往是惊人的;我们在论述个体价值时,往往只看到其对社会的增值作用,而忽视人本身所具有的危害性,即减值作用。犯罪人的必然存在,就意味着社会在平稳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倒退。所以,犯罪的代价是犯罪人与社会同时承担的。

在尝试规避人本身所具有风险的过程中,人类采取过不同的形式,最初“刑罚就是死刑,死刑几乎适用于每一种犯罪”②到大规模的使用肉刑,以及我国的“流刑”与欧洲向美洲与澳洲的大规模海外排囚。无疑都在功利的前提下确保大多数人共同社会安全所作出的尝试与努力;在漫长的刑罚历史中,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与觉醒,无论刑罚如何的人道与科学,隔离作为刑罚的原则却从未消失,而监禁逐渐取代其它方式成为主要的刑罚似乎也是历史的必然,必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中。

从效益的角度讲,监禁是基于防范犯罪人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而存在的,如果说没有犯罪,肯定没有监狱,那么绝对不能说,没有监狱,则肯定没有犯罪。我们不妨反向思考下,如果没有监狱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们必将活在惶惶的生活中,生活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财富可能瞬间的消失,而个体的生命也在不可预期的毁灭中感受恐惧。这样的社会状态,肯定不是正常的社会,也绝对不是人类所向往与追求的社会。 3.人是目的

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为19109元 ,根据新华网报道。

《刑罚的故事》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著,郭建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