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19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1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衡水中学2019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1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28726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dc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附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行辈(háng) .B.脑畔(pàn) .C.羁绊(jī) .

冗杂(rǒng) .瞳仁(tónɡ) .归省(xǐng) .

糜子(méi) .争讼(sòng) .磅礴(bó) .怅惘(cháng) .

熙熙然(xī) .

戛然而止(jiá) .

大彻大悟(chè) .马前卒(zú) .

D.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门槛 恣意 待慢 风萧萧 B.宽慰 胆怯 家眷 茂腾腾 C.和蔼 诲暗 煎熬 熙熙然 D.羁绊 纨绔 挑衅 暧融融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的元宵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

气氛。

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

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

面前。

C.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头

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

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

贵姓?”

D.老师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7.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

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我”少年时期到

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

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8.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8分)

(1)请仿照示例,从“春节”“元宵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2分)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

2

(2)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3分)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3分)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二、阅读探究(42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7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3分)

10.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怎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4分)

3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9分)

沙湾鱼灯 王锦强

沙湾地属岭南珠三角番禺水乡,因此人们对“鱼”有着独特的感情。明代中叶以来,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初三,沙湾都要举行盛大的北帝诞祭祀活动。其中,必有鱼形大灯笼及晚间小型鱼灯的展演项目。由于历代有不少文人参与,其造型、工艺愈见精巧,节目形式与艺术内涵更为丰富。

沙湾鱼灯的前身,还可追溯到祠堂及富家大宅门前悬挂的大小灯笼。南宋开村以来,沙湾聚居着何、李、王、黎等几大家族,农耕经济及商业十分繁荣,乡村内祠宇民居、富户豪宅鳞次栉比,入夜后尽显万家灯火。灯笼通常悬挂于门廊、檐下,上面写有祠堂堂名或该户人家姓氏,并绘有工细书画及传统工艺纹样。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例如:沙湾何氏是富甲一方、誉满番禺的名门望族,其始建于元初的大宗祠门前便悬挂了一对特大的灯笼,直径达1.9米、高2.2米,一面写有“留耕堂”,另一面则写着“何”,昭示着该宗族的财雄势大与人丁兴旺。

逐渐,大灯笼被引用到迎神赛会的仪仗队列里,当中还有扎制成鱼形提举巡游的,而晚间照明用的手提小灯笼,便发展成为造型多姿多彩的鱼灯。此外,由于鱼灯的基本扎作易于掌握,美感也易于表现,甚得人们喜爱,因而在重大节庆之夜,沙湾鱼灯总能让乡人们乐在其中。从1945年起,沙湾将每年10月10日定为鱼灯巡游的日子,数量和款式众多的鱼灯均由学校学生扎作。

沙湾鱼灯的艺术造型并不全是鱼形,还有各种动物、水果等形状,因以鱼的造型居多,且取“余”的谐音,便统称为“鱼灯”,还作为孩子们在全年节日里的娱乐玩具。这也是沙湾鱼灯有别于其他地区“花灯”的不同之处。每逢佳节来临,人们便会扎制出鳌鱼、金鱼、鲤鱼、乌鱼以及白兔、莲花等各种款式,大的以竹竿擎着,小的以短竿提着,造型生动传神、亮丽灿然,寓意“百般生利”,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这美好的寓意及其所承载的独特民俗文化,使鱼灯艺术在沙湾历经数百年魅力不减。

适应于近水而居的生活环境,利用自然环境中易得的原材料——竹篾,沙湾

4